陈杰

研究领域

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

陈杰,男,1965年生,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973项目首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IEEE Senior Member。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控制科学与工程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查看详情

王浩

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

王浩,1953年8月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项目以及其他部门和地方项目数十项,世行、亚行以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学术带头人。在流域水循环的基础认知模式与模拟技术、水资源评价与配置理论与方法、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方法、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突破,积极推动了水资源学科的新发展。其创建“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国家和地方水资源规划、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与调度运行、三峡上游特大及梯级水电群等重大规划和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19项。出版专著20余部,获中国图书奖1次。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项坤三

研究领域

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1936.02.21- )内分泌代谢学(糖尿病)专家。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曾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亚洲分子糖尿病研究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等职。上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外进行华人2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并率先在我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在国内,建立了中国首个大数量糖尿病样本-信息库;首先发现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开创了基因诊断用于糖尿病日常临床工作的先例,并通过全面筛查确认了中国人MODY型糖尿病的基因突变谱;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进行分子病因、病理生理和流行病学系列研究,并编著了中国首部第三种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专著。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省部及市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首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科学贡献奖等殊荣。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孙家广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中国图学学会理事长

孙家广(1946.1.4- )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家。出生于江苏镇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十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管理技术与系统以及软件工程与系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负责研制了有我国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三维产品与工程造型及数字建模、集成化CAD/CAM支撑软件、工程图档电子化管理,企业资源管理(ERP)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等六种大型软件,其中CAD软件系统已销售数万套。在基于Corba/Web技术的产品数据管理框架,线框、曲面、实体和特征统一表示的产品与工程造型算法,多资源、多事件、多进程协同工作环境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方面有创新。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98年二等奖、1990年和1995年三等奖。发表论文178篇,EI已收录62篇;SCI收录28篇,作为第一作者著书四本。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范云六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云六(1930.5.16- )农业生物工程专家。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60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HarvestPlus项目中国负责人。长期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农业分子生物技术科研工作,是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80年代初在农业领域建立了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在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和棉花,创建了高抗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的水稻新种质资源;在我国首先注意了植物转抗虫基因失效的问题,采取多基因的复合杀虫路线获得成功,为作物持久抗虫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种子生物反应器研究开发植酸酶,获得了完全能够满足饲料需要的高植酸酶活性玉米,可节省工业生产植酸酶添加剂的能源消耗,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减少粪便磷对环境的污染。为解决我国广大人群中患有乳糖不耐症(牛奶消化不良)的困惑,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乳糖酶,解决了乳糖酶产量低、胞内酶提取困难等问题,开辟了一种高效和安全生产乳糖酶的新途径。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英泽

研究领域

医学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英泽,男,1953年6月出生,河北衡水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2016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查看详情

张勇传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张勇传(1935.3.1-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水电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资源、水电、电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风险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都有重要创新。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出版著作《水电能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1本,发表论文15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康红普

研究领域

井巷工程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康红普,1965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康红普于1985年从山西矿业学院毕业;1991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之后被分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工作;1996年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访问;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至200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所长;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长期从事煤矿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岳光溪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国际循环流化床技术成就奖,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技术效益奖

岳光溪(1945.10.30- )洁净煤技术专家。北京市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1985年后从事洁净煤技术研究。现任清华大学研究员。自八五到十一五连续主持国家“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攻关项目,是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期间发展了我国独立的循环流化床理论和设计体系并用于实践,开发了系列容量国产循环床锅炉,且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燃煤节能环保做出了杰出贡献。还实现了我国循环床设计技术第一次出口。近年又进入煤气化领域,开发出分级给氧高压煤气化专利技术,并成功实现工业示范和产业化。成果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和第七届光华工程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李正名

研究领域

化学

南开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1年1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有机化学及农药化学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农药化学、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及构效规律研究。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及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包振民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包振民 博士/教授      姓 名: 包振民 博士   出生年月: 1961年12月   职 称: 教授      学习经历:   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9年 美国A & M大学IBT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生物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贝类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理事;国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客座教授;上海水产大学兼职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生国外导师。      研究方向和兴趣领域:   我们实验室聚焦在贝类遗传学和种质工程研究,重点开展扇贝的遗传学现象和机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等研究,并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建立贝类的良种培育体系;同时我们也对贝类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感兴趣,贝类奇异的基因组结构,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复杂的遗传现象让我们迷惑和兴奋。      主要学术成就: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和重大项目20余项。在扇贝的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率先构建了扇贝的遗传连锁图谱,建立了贝类GISH分析技术和标准SSR位点种质鉴定技术,建立了我国扇贝的良种培育体系,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和现代选育技术相结合培育出第一个高产抗逆的扇贝新品种“蓬莱红”,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5年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国内外著名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主参编专著多部;成果获各级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自2002年以来,连续3届获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3年获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2004年获青岛市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乔杰

研究领域

医学

北京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作为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生殖细胞发育”首席专家,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2021年5月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查看详情

邓宗全

研究领域

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邓宗全(1956.10.02- )。宇航空间机构学专家,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人。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宇航空间机构与特种机器人的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为我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大型空间折展机构与型号武器的机构创新及应用做出重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谢建新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谢建新(1958.6.14- )材料加工工程专家。湖南省双峰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1991年日本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专利实施企业20余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黄文虎

研究领域

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黄文虎(1926.07.22- )机械动力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永康市。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振动与冲击》主编。长期致力于一般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结合生产实际的需求开展多方向的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包括:为大容量汽轮机安全振动设计提供了汽轮机末级整圈连接长叶片振动设计的新方法和调频的“三重点”准则;在国内较早创导为降低电力及化工产业旋转机械维修率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开发产品装备生产现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若干应用性基础研究,其中“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重大振动故障治理与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较早开展卫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飞船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提高故障诊断效能技术支撑;提供改进星上力学环境的卫星整星减振隔振技术;开展潜水高速航行体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等。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1项,编著及主编著作7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钱清泉

研究领域

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钱清泉(1936.05.07-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江苏省丹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首次提出采用冗余备用流动群方式的环状通道结构;提出控制中心采用局域网加双机冗余备用方式;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多级防雷、防高压、防强电磁场干扰以及RTU地线浮空、外壳屏蔽等技术设备。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并于1987年实现产业化,在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高速铁路SCADA系统装备我国所有的高铁线路。参与组织和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牵头组织建设的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该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平台。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获十项以上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余贻鑫

研究领域

工程

天津大学

余贻鑫(1936.11.6- )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 1963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首席客座教授。现任天津大学教授。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整和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自2006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为我国智能电网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各1项、高校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于德泉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德泉,男,(1932.10.22- ),天然药物化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主编,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和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和新药创制研究,完成近百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数百种新化合物并确定其化学结构。获1997年国家中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核磁共振谱分析》获化工部优秀图书 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图书提名奖;参与主编的《化学进展丛书》获2007年第九届石化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荣获香港求是科技成就奖,2009年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2013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医药发展奖,2014年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15年“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共1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