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保

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祖保教授出生于1942年9月。他于1971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杨教授是分离纯化工程、吸附剂研发及其应用于环境与能源领域的世界著名专家和引领者。发明了多种在空气分离/纯化、有机物分离、汽车燃料脱硫、氢气储存等领域具有最佳性能的新型吸附剂。发展了独特的分子轨道理论计算模式来指导设计吸附剂。他对环境催化、碳化学、材料科学方面也有重要突破与贡献。

查看详情

Ponisseril Somasundaran

研究领域

化学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世界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是当今世界在表面化学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诸如矿物加工等方面声誉最高,影响最广泛,成果最突出的权威。萨马桑达兰教授从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哥伦比亚大学朗缪尔胶体与界面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主任,也是美国科学基金委在该校设立的工业与大学联合新奇表面活性剂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主任,并先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化工、材料和矿物工程系主任和工程学院院长。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奖赏不胜枚举,如印度科学院院士和苏联科学院院士;Antoine M. Gaudin 奖; Robert H. Richards 奖;Arthur F. Taggart 优秀论文奖;最卓越工程成果奖;与五位美国前总统获得一样的"Ellis Island"荣誉勋章;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荣誉研究顾问等等。

查看详情

周君亮

研究领域

工程

江苏省水利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君亮(1925.2.22- )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江苏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专家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水工建筑物设计,1989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主要设计成果有:武定门抽水站,原创设计双向流道,集灌、排于一体;江都抽水站三、四站,获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皂河第一抽水站,采用当今最大的斜流泵和原创用天高比转数泵的快速门断流,获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首次设计水力自动启闭门的蒋庄漫水闸改建,全国扩广,成为一种闸型;反拱底板正拱桥和底板闸墩先开后合成整体结构的沭新闸,充分用土重置换圬工,该闸型获得推广;采用首次提出的提高底板与地基摩阻力方法的高良涧闸和三河闸加固设计成功,该方法已写入《水闸设计规范》;结合景观首次设计适合通航的下卧式拱板门、变频双馈机的电轴变速同步,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的犊山水利枢纽。京杭运河徐扬段一线船闸等设计,《船闸设计规范》很多方面采用了这些经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兴栋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四川大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兴栋(1938.04.0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四川省南充市人。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曾任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物陶瓷学会主席。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开创了我国生物活性人工骨、牙研究,发现生物医学材料骨诱导作用并建立理论雏形,提出组织诱导生物材料新的研究方向,参与并组织了国家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及产业化规划的制定,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部、省级一等奖。参与并组织了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高强度人造多晶金刚石,以及硬地层超深井钻头的研发。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徐南平

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南平,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安徽桐城人。1985年4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查看详情

Kareem Ahsan

研究领域

工程

美国Notre Dame大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圣母大学教授、中南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国际风工程协会主席,国际著名的风工程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和印度外籍院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杰出会员。研究兴趣:风工程、结构工程、及海洋工程等。

查看详情

叶铭汉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铭汉(1925.4.2.- )实验高能物理学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二台带电粒子加速器(700仟电子伏和2.5兆电子伏静电加速器)的研制,建成后负责其运行和改进,对我国低能加速器的发展做出贡献。后率先研制和发展多种粒子探测器,开展我国第一批核物理实验,做出了国际水平的物理工作。70年代开展多丝正比室、漂移室等高能物理实验常用的粒子探测器的研制,首先在国内实现多丝正比室计算机在线数据获取。1982年起主持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粒子探测装置“北京谱仪”的研制。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的主要科技领导人之一。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孙优贤

研究领域

工程

浙江大学

孙优贤(1940.12.23- )工业自动化专家。浙江省诸暨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自控联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副理事长。在现代控制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针对复杂工业系统的高度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高度关联性、特大纯滞后和信息不完全性等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建模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在线优化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容错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并在大型工业装置中得到成功应用,初步建立了现代控制工程的方法论体系。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制浆、造纸、生物化工等大型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中的重大关键技术,成功地研制了Supcon 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Suny TDCS920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并实现了产业化,在制浆造纸、生物化工自动化工程领域,针对大型企业的各个生产过程,建立了24种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25种高级控制算法,18种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了6种造纸专用仪表和12个软测量软件,并在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周裕

研究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玉(1955.7.1- )先进陶瓷材料学家。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获博士学位。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学院院士。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主要从事陶瓷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发明了新型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型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桥口隆吉基金奖”等荣誉称号。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姚新生

研究领域

药理学,毒理学和制药学

暨南大学

姚新生(1934.10.24- )药学教育家与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家。上海市人,1955年7月毕业于东北药学院,1983年6月获日本国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现任暨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曾任沈阳药科大学校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从事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达六十年。主编出版了《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以及《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等3部全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及研究生教材;申请了79项专利,已获授权16项,成功研制开发新药4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在2007年中国药学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以“药学教育家及天然药物化学家”名义被授予“特殊贡献奖”。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柴天佑

研究领域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东北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IEEE Fellow, IFAC Fellow。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2010-2018)。现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自动化学报》主编,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立了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与方法;主持研发了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重大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及系统、生产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流程工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发表IFAC会刊和IEEE汇刊论文共计150余篇,其中1篇论文获国际控制技术顶级期刊IFAC杂志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1-2013 最佳论文奖。已培养博士百余名,硕士240余名。应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举行的IFAC、IEEE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30余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五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十二项;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获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2007年在IEEE系统与控制联合会议上被授予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17年获亚洲控制协会Wook Hyun Kwon 教育奖。

查看详情

Jeffrey Wadsworth

研究领域

工程

未知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于1950年5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1975年获得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Lockheed-Martin、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和Oak Ridge国家实验室,现任Battelle研究院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负责管理美国能源部6个大型的国家实验室。杰夫里•华兹华斯博士在金属材料超塑性和高温蠕变机理、新型高温金属结构材料以及层状复合钢铁材料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合金,在航空航天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工程应用。

查看详情

张运

研究领域

医学

山东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

张运(1952.09.28- )心血管疾病专家。山东济南人。1985年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山东省十大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项、三等奖14项。获得美国心脏病学院“国际交流奖”、亚太心脏协会“学术领袖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20余项。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Odd Faltinsen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工程院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福尔廷森教授,1944年出生于挪威斯塔万格。是挪威数学家和海洋技术教授。福尔廷森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学院,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协会院士,同时是美国国家工程院以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尔廷森研究方向是海洋水动力学,以及水流是如何对船舶行为与海洋结构物产生影响。他在船舶水动力学的所有经典学科的范畴(阻力、推进,机动及适航性)开展研究,解决应用问题,如水产养殖场与水下悬浮隧道。福尔廷森为波浪载荷的创新性分析、排水型船舶、高速海洋船舶及近海平台的结果性运动作出了分析性和实用性的贡献。

查看详情

丁传贤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传贤(1936.2.11- )无机涂层材料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5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配方、工艺、性能、结构、应用和相关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研制成功可供实用的电弧等离子喷涂设备和高温防热、耐磨、生物相容、红外辐射、电介催化等五个涂层系列,在我国国防和民用工业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较为明显。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工作经历:195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硅酸盐所前身)工作; 1983-198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材料系工作,其后又赴日本国无机材质研究所、德国爱兰根大学短期工作;

查看详情

李凯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普林斯顿大学

李凯教授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Paul M. Wythes '55, P'86 and Marcia R. Wythes P'86讲席教授。自1986年起,除2001-2003年离校创业两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他1977年获得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李凯教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包括1980年代中期提出计算机分布式共享内存(DSM)技术,同时提出了用于解决松耦合多处理器上的共享虚拟存储器中的基于目录的一致性算法,开创了计算机系统结构新的研究方向。

查看详情

李圭白

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圭白(1931.9.25- )市政工程专家。河南省偃师县人。生于沈阳,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顾问,建设部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地下水除铁除锰领域,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接触催化除铁除锰新工艺,使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还参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工作,使水厂建造工厂化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研究开发成功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近年来,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推动了我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以及省、部级奖十余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谭天伟

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谭天伟(1964.2.7- )生物化工专家,生于甘肃天水市,湖南湘潭人。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93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副校长。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在脂肪酶、酶固定化及酶催化合成化学品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实现了有机合成用脂肪酶和酶工业催化的工业化;建立了基于标志代谢物控制的发酵放大新方法,并用于酵母发酵产品的工业生产;开发了发酵废菌丝体综合利用工业化应用新工艺。先后获国内外发明专利17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亚洲青年生物技术杰出贡献奖(YABEC award)和国家教学名师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共1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