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承造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 1948年3月10日生于甘肃兰州,籍贯河北蔚县。1975年毕业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1987年获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地质师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科研与石油勘探工作,总结和发展了前陆冲断带煤成烃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的地质理论和叠合复合盆地石油地质理论,为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西气东输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结和发展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推动了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事业。

查看详情

戴金星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戴金星,男(1935.3.19-),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中国煤成气理论的先驱和奠基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天然气地质学科的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八、第九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

李衍达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新定理,使所需的采样点由N/2减至N/6提出了利用相位重构技术估计时延的新方法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与合作者在用不完全投影重建图像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投影关系定理在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高分辨率速度谱估计方法与合作者提出了采用POCS图像复原技术恢复波阻抗剖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零、极点估计的子波估计与反褶积方法提出了用新的τ-S变换剔除多次波的方法,以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储层分布等。

查看详情

隋森芳

研究领域

生物工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中国科学院院士

隋森芳,男,1945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物物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双聘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1年获该校工程物理系硕士学位,1988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担任国际学术杂志《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和《BBA Biomembranes》的编委,国内杂志《电子显微学报》编委及《生物物理学报》副主编。

查看详情

张经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 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82年在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于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于法国皮耶尔·玛丽居里大学(即:Paris 6)获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荷兰海洋研究所等地做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工作,1990年回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员、客座和访问教授等职。自1999年起,应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  主要教学和研究工作集中在对河口、陆架和边缘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探索方面。其中包括:在陆-海相互作用框架下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的循环与再生,不同界面附近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机制;化学物质通过大气向边缘海的输送通量和时、空变化,气源物质与近海初级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边缘海的生源要素与痕量元素的收支模式,深入地分析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内在变化特点对外部驱动的响应。

查看详情

郭柏灵

研究领域

数学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家,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方面,对力学及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方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体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则性、渐近行为以及爆破现象等,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理论。在无穷维动力系统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给出有关整体吸引子、惯性流形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维数精细估计等理论,提出一种证明强紧吸引子的新方法,并利用离散化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结构和图像。

查看详情

沈树忠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1961年10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籍贯浙江湖州。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与团队成员一起论证了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为提高二叠-三叠系之交综合地层框架精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深入研究了一系列腕足类和牙形类动物群,建立藏南二叠-三叠系之交连续的地层序列,创建石炭纪-三叠纪腕足动物全球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变模式,为认识特提斯洋各地体的古地理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查看详情

王夔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无机化学家 1928年5月7日生于天津。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曾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早期从事分析化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生物无机化学。结合金属中毒与解毒,建立大小分子配体对金属离子竞争的数学模型提出自由基引起软骨细胞分化异常、基质异常、矿化异常的大骨节病发病机理提出胆红素氧化聚集和钙化的色素型结石形成机理发现在顺铂及其类似物与细胞作用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确定DNA以外的其他靶分子发现稀土跨膜转运的自助扩散机理和阴离子通道机理,提出稀土促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理,并发现在与细胞作用时发生的若干反应和有关生物效应。提出了一些研究细胞无机化学的新方法和新概念,在开拓细胞无机化学方面有所贡献。

查看详情

赵玉沛

研究领域

医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外科医学家。1954年7月出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院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开创性工作。牵头制定中国胰腺癌诊治流程和国家行业标准。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会诊中心、快速诊治绿色通道、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体系、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创立经空肠胃造瘘术等,缩短确诊时间,为更多病人赢得手术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并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生存时间等综合指标明显优于国际同期水平;报道了国际最大一组单中心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查看详情

方维海

研究领域

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5年12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1982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199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亚太地区理论化学家联合会会士(Fellow)。长期从事光化学过程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工作。发展和改进了势能面极小能量交叉结构优化方法、旋-轨耦合矩阵元计算方法、直接从头算和基于QM/MM框架的非绝热动力学方法。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羰基化合物光解离,预测了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光反应涉及的暗态结构和特性;发现并优化得到三个电子态的势能面交叉结构,被证明是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共有的拓扑结构特征;提出了不对称取代脂肪族羰基化合物选键光解离的新规则;开展了溶液中光反应的从头算模拟,在羟基喹啉甲醇溶液光反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溶剂辅助的质子耦合电子迁移循环新观点;应用QM/MM组合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辨认出萤火虫发光过程的中间体以及随后分解途径,进而提出了渐进、可逆电荷迁移诱导发光机理。

查看详情

叶朝辉

研究领域

电子物理学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朝辉,1942年3月出生于四川简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4] 。 叶朝辉于1965年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 [12] ;1984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至1993年担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2000年至2004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17年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2008年至2016年担任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2019年3月退休 [4] 。 叶朝辉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 [1] 。

查看详情

Philippe Ciarlet

研究领域

数学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法国国籍,应用数学家。1938年10月生于法国巴黎,1966年获得美国 Case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1971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国家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为法国工程院院士。 菲立普·希阿雷主要从事应用数学与计算力学领域的研究。他一直致力于运用并发展深刻的数学工具来求解力学与现代工程中的重要问题,并做出了重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成就有:1.为有效地求解流体力学及固体力学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对建立有限元素法的理论基础做出了基本的贡献。于1978年出版的专著现已成为该领域经典专著。2.对在现代工业中经常出现的弹性薄体(板、壳及其组合体),创造性地应用了渐近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完整的基本理论。这部分工作在科学文献中常被称为“希阿雷的板理论”或“希阿雷的壳理论”。3.弹性壳是力学中最困难的研究对象之一,对其理论及数值计算,他发展了新的模型和方法,并对经典微分几何做了基础性的拓展工作,使在曲面上的KORN不等式得以建立。

查看详情

崔鹏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籍贯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在泥石流形成、运动和成灾机理研究中,初步建立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深化泥石流运动阻力认识,阐明流量放大、输沙及其灾害链规律,揭示成灾机理。在减灾原理与方法研究中,建立基于起动机理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原理和方法;提出泥石流过程调控的灾害防治原理和方法;发展了山区道路和风景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与技术。揭示了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泥石流风险分析方法和特大泥石流防治原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查看详情

郭华东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

地球科学学家,1950年10月6日生于江苏丰县。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及月基观测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任“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创始主编。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查看详情

何国威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何国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现任美国物理学会“Phys. Rev. Fluids”杂志编委,中国力学学会《Aata Mech. Sinica》副主编,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威长期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特别是,他提出的湍流时空关联的EA模型和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和发展时间精准的湍流模型做出了基本(fundamental)贡献。

查看详情

吴东

研究领域

物理化学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承担的项目有国家863课题、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

2012年:吴东(1954-),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介观材料合成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E-mail:wudong@sxicc.ac.cn
2011年:吴东,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E-mail:wudong@sxicc.ac.cn
2008年:吴东(1954-),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7年:吴东,通讯联系人.Email:wudong@sxicc.ac.cn
2000年:吴东 Email:wudong@public.ty.sx.cn

查看详情

赵其国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土壤地理学家。 1930年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提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提出土壤圈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代表作有《江西红壤》和《红壤物质循环与调控》。

查看详情

尚永丰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分子生物学家 1964年6月生于甘肃通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详情
共1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