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汉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汉(Ding Han,Professor),1963年生,男,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和2011年两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共融机器人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指导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机器人与数字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将机器人学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和操作规划理论和方法,突破了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持续应用;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揭示了刀具“空间运动-包络成形-加工误差”间的微分传递规律,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突破了叶轮叶片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技术瓶颈,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软件TurboWorks,形成了叶盘叶片高效高精加工成套工艺解决方案,在中国航发多家企业得到成功应用;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在中国中车、中航工业得到重要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

唐有祺

研究领域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Email:tangyq@pku.edu.cn 2011年: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分子工程学学科建设与研究。E-mail:tangyq@pku.edu.cn 唐有祺(1920.7.11-),上海人,化学家与化学教育家,中国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分子工程学的开拓者,中国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的学术工作,多数与基础研究有关,在教学中他同样倡导越基础越优先原则,并强调通过实践不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能力。唐有祺教授如今虽届耄耋之年,但仍活跃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一线,不断为国家、为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唐有祺进行工作并取得成果:(1)晶体体相结构和晶体化学(2)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和生命过程化学问题的研究(3)功能体系的表面、结构和分子工程学的研究(4)专业著作6部,代表作有《晶体化学》、《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对称性原理》。

查看详情

陈式刚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从事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首次阐明如何从久保输运系数形式公式获得具体的、正确的输运系数,并获得了强磁场下横向输运系数。在映射、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面获得多项成果,特别是对耗散系统,在参数轴上、周期轨道形成区间、混沌轨道为离散的点集情况下,论证了单峰映象混沌区测度达90%。对非微扰多光子阈上电离的研究,改进和拓宽了Keldysh理论。用半经典理论计算发现了电离电子与离子多次散射对能谱和角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了多光子区、隧穿区与稳定化区双色光电离与双色光初始相对相位的关系,发现稳定区的电离率随相位变化幅度可达2~3个量级。

查看详情

叶朝辉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学家 1942年3月1日生于四川简阳。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领导和筹建了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任第一、二届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作出了较系统的重要研究结果:固体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提出旋转固体中非均匀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建议了一种快速测定魔角的方法,并在一种固体中发现了纵向弛豫时间的空间取向相关性发展了拉曼磁共振波谱学,并建议了直接测量多量子弛豫时间的方法与他人合作研究辐射阻尼效应及其对核磁共振线型的影响,并发展了研究核自旋动力学的转动算符方法研制成功动态核极化谱仪等重要实验装置。

查看详情

李应红

研究领域

工程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籍贯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在华东工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立一等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查看详情

姚建铨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

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江苏省无锡人,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提出非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确认。提出了激光谐振腔“类高斯分布理论”。发展了高转换效率下倍频理论及准连续泵浦倍频新方法。实现了输出功率34W的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并以此为光源,完成了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首次采用准连续运转的绿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从而从理论到器件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新型固体激光及调谐技术作出了贡献。

查看详情

邢定钰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5年2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主任。长期从事凝聚态理论研究,在电子输运理论、低维受限的量子系统和超导理论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发展了非平衡统计算子理论,正确处理半导体热电子的输运问题,修正了国际上长期沿用理论方案的缺陷发展了具有多谷能带结构半导体的热电子输运理论在掺杂锰钙钛矿氧化物的庞磁电阻机理研究中合作提出双交换机制和非磁无序相结合的理论模型,运用单参数标度理论计算扩散态和局域态迁移率边,解释实验结果发展了磁多层结构和磁颗粒系统的解析输运理论,正确计算了巨磁电阻的角度依赖性和随颗粒尺度的变化。

查看详情

王光谦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清华大学研究员。1962年4月生于河南镇平,籍贯河南镇平。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1988年、1989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青海大学校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研究工作,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动力学模型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泥沙等关键技术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查看详情

徐国良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2月生于浙江诸暨市,籍贯浙江诸暨。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获德国马普分子遗传研究所与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动物基因组中的5-甲基胞嘧啶通过Tet加氧酶的氧化作用转变成一种新的碱基修饰形式,即5-羧基胞嘧啶,提出了TET双加氧酶和TDG糖苷酶介导的氧化碱基切除修复的DNA去甲基化通路。揭示了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得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第三世界科学院2013年生物学奖、2014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教育背景1989-09--1993-03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博士 1985-09--1988-08中科院北京遗传所硕士 1981-09--1985-06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1-08~2016-0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00-04~2001-07,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 1995-10~2000-0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发育系,博士后 1994-08~1995-09,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主任 1993-03~1994-07,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博士后 1989-09~1993-03,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博士 1985-09~1988-08,中科院北京遗传所,硕士 1981-09~1985-06,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学士 社会兼职2014-05-01-今,Development期刊的Editorial Advisor, 2014-01-01-今,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的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3-07-01-今,J. Biol. Chem.期刊的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2-12-01-今,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2011-03-01-今,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省级, 2016 (2) 第十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 省级, 2015 (3) 陈嘉庚生命科学奖, 其他, 2014 (4) TWAS生物学奖, 其他, 2013

查看详情

程耿东

研究领域

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程耿东,男 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8年大连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0年10月获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1985-1995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2006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自2015年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主席,曾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大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大连市科协主席, 1998年、2003 年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三、四、五届顾问组顾问及制造与工程领域召集人。历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计算力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及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等杂志编委,国际杂志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Computers & Structures, Probabilistic Mechanics编委或执行编委。 程耿东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20世纪70年代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水塔支架的标准设计,开发的汽轮机基础强振分析程序被很多设计院所采用。参与研制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被称为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了结构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并提出提高精度的方法,为很多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在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指出奇异最优解可行域的正确形状,并提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松弛算法,被认为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程耿东教授著有论文200多篇、著作三部、译著二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1992,200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及2000年分别荣获丹麦阿尔堡大学及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2011年被选举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查看详情

郝跃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及何梁何利科技奖。

查看详情

黄荣辉

研究领域

大气科学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

2016年:黄荣辉,男,福建省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季风、台风和气候动力学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3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季风和气候动力学及灾害气候的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2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季风和气候动力学以及灾害气候的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1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大气环流理论和气候动力学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0年:黄荣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1942年8月出生于福建惠安县.主要从事季风和东亚气候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球面三维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形成、传播和异常的机理,提出准定常行星波在三维大气中传播的两支波导理论;并且,应用准定常行星波传播规律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热力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和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从动力和数值模拟上提出了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理论;此外,还提出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循环不同阶段对东亚气候的不同影响.E-mail:brh@mai.iap.ac.cn 2008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研究.E-mail:hrh@lasg.iap.ac 2007年:黄荣辉, 男, 1942年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研究.E-mail: hrh@lasg.iap.ac.cn 2005年:黄荣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主编. 2002年:黄荣辉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黄荣辉,男,1942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变化物理基础研究

查看详情

温诗铸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None

机械学专家。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完备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工程中有关弹流润滑问题的设计方法,导出了普适性最高的润滑方程。提出以纳米膜厚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状态,从理论与实验上论证了纳米润滑状态的形成机理与形特征,提出了弹流润滑、薄膜润滑、边界润滑三者转化的关系及状态判别准则,并在纳米尺度上揭示出材料的微摩擦磨损特性。在粘塑性和粘弹性流变润滑理论、润滑膜失效及屈服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陶瓷涂层磨损机理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重要成果。

查看详情

柳百新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材料科学家。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以金属多层膜离子束混合为实验手段研究亚稳合金相的形成与相变,提出二元金属系统中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模型,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从原子互作用势计算玻璃形成能力,并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亚稳合金相的稳定性。提出用离子束辐照研究非晶态合金相变临界现象的思想,发现固体薄膜中分形生长的新现象。在氮离子注入研究中,阐明了金属氮化物形成的热力学和生长动力学规律,发展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在硅表面合成金属硅化物的新技术。用实验论证了生成热为正的系统中,多层膜中的界面能有可能驱动固态非晶化反应,提出相应的理论判据,并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界面反应的原子运动机制。

查看详情

刘嘉麒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满族。1941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籍贯北宁。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7年该院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与地质特征拓展中国玛珥湖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领域发现黄土中游离温室气体高异常,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和东北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探讨了南极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代表作有《中国火山》和《中国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查看详情

贺贤土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9月28日生于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绩。为我国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局部热动平衡点火发展到非局部热动平衡燃烧的热核反应动力学模型。与研究群体一起获得我国首次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及首次从Vlasov-Maxwell方程组导得立方-五次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它的孤立波解阐明了粒子在孤立波中加速机制获得了等离子体相干结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与高能量密度物理有关的相对论激光等离子体特性和电子动力学等研究中取得重要结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查看详情

滕吉文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球物理学家 1934年3月14日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河北黄骅。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长期从事岩石圈物理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青藏高原开展深部地震探测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研究,首次提出巨厚地壳与相对薄岩石圈结构。80年代研究了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发现青藏高原壳-幔介质的层块速度结构。提出喜马拉雅陆—陆碰撞的双层“楔板”模型和两陆—陆板块碰撞挤压过渡带。80至90年代在川滇构造带进行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发现并提出攀西“被动活化”的古裂谷。提出渤海湾潜在地幔热柱,地震“孕育”和成矿与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造山带与盆地耦合的深层动力过程,对东亚大陆动力学和地震各向异性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代表作有《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动力学过程》(见《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327-338页)和《岩石圈物理学》等。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一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焦念志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

生物海洋学家 1962年12月生,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主要从事微型生物海洋学研究,在碳循环与海洋微型生物过程与机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系统成果。开拓了海洋新生产力、原绿球藻、AAPB、PR等新领域的研究;发现原绿球藻在西太平洋宽陆架海大量存在,并确定了在我国海区的分布边界和生态地位;创建了TIREM方法,揭开了长期存在的误区,查明了AAPB在全球海洋尺度上的分布规律;揭示了不产氧光合作用对于维持海洋碳汇至关重要;提出了海洋储碳新机制“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设立MCP科学工作组,MCP被Science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1996获国家杰青,1997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000获教育部长江学者,2006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成果获“全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3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查看详情
共1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