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辉

研究领域

化学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机化学家 1933年5月4日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查看详情

洪茂椿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机化学家 1953年9月17日生于福建莆田。197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用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笼、管及线宏量制备了多种新型原子团簇系统地合成了金属石墨状聚合物、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新型稀土与过渡金属混合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与其性能关系。在纳米功能分子和新型无机-有机聚合物的前沿领域作出了贡献。在新型无机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与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查看详情

贺福初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家。1962年5月生于湖南安乡,原籍湖南澧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4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该所研究员、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⑴发现一种能特异刺激肝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的新细胞因子即人肝细胞生成素(HPO),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cDNA序列,并率先研制出重组人HPO首次揭示了存在于原代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膜上的HPO高亲和力特异性受体及HPO两条信号转导通路。⑵开展规模化的人胎肝cDNA克隆与测序,建立了大规模、系统的基因表达谱,发现与肝脏发育、分化、癌变以及造血系统发育等相关的基因群。⑶提出生长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细胞活性因子与受体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种系发生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认识,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

查看详情

洪茂椿

研究领域

无机化学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首届王天眷波谱学奖,先进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福建省科技特别贡献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洪茂椿,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于福建莆田人,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 洪茂椿于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洪茂椿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用化学自组装法设计合成金属-有机纳米笼、管及线宏量制备了多种新型原子团簇系统地合成了金属石墨状聚合物、具有纳米孔洞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新型稀土与过渡金属混合聚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与其性能关系。

查看详情

郝跃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及何梁何利科技奖。

查看详情

黄荣辉

研究领域

大气科学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

2016年:黄荣辉,男,福建省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季风、台风和气候动力学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3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季风和气候动力学及灾害气候的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2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季风和气候动力学以及灾害气候的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1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大气环流理论和气候动力学研究.E-mail:hrh@mail.iap.ac.cn. 2010年:黄荣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973计划"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1942年8月出生于福建惠安县.主要从事季风和东亚气候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球面三维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形成、传播和异常的机理,提出准定常行星波在三维大气中传播的两支波导理论;并且,应用准定常行星波传播规律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热力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和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从动力和数值模拟上提出了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理论;此外,还提出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循环不同阶段对东亚气候的不同影响.E-mail:brh@mai.iap.ac.cn 2008年:黄荣辉,男,194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研究.E-mail:hrh@lasg.iap.ac 2007年:黄荣辉, 男, 1942年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力学、大气环流和气候动力学的研究.E-mail: hrh@lasg.iap.ac.cn 2005年:黄荣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主编. 2002年:黄荣辉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黄荣辉,男,1942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变化物理基础研究

查看详情

贺贤土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9月28日生于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绩。为我国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局部热动平衡点火发展到非局部热动平衡燃烧的热核反应动力学模型。与研究群体一起获得我国首次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及首次从Vlasov-Maxwell方程组导得立方-五次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它的孤立波解阐明了粒子在孤立波中加速机制获得了等离子体相干结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与高能量密度物理有关的相对论激光等离子体特性和电子动力学等研究中取得重要结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查看详情

何国威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何国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现任美国物理学会“Phys. Rev. Fluids”杂志编委,中国力学学会《Aata Mech. Sinica》副主编,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威长期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特别是,他提出的湍流时空关联的EA模型和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和发展时间精准的湍流模型做出了基本(fundamental)贡献。

查看详情

黄本立

研究领域

化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本立,1925年9月21日生于香港。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五邑大学(广东江门)名誉教授;中国化学会24届常务理事,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副主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分析化学》编委会顾问,《分析化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分 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等国内期刊编委,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 -1995), Spectrochimica Review (formerly Progress in Analytical Spectroscopy) (1986 -1995),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ectroscopy (formerly Canadian Journal of Spectroscopy) (1983 - ), 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 (1981 - ) 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与环境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1995)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 46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1957年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多次为国内外专著及论文所引用和一些实验室所采用,60年代初在我国首次建立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发表了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所主持的“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75年起从事感耦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研究,参加过多项获奖工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科委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2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1991年获厦门大学第七届“南强奖”个人一等奖,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3年获中科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黄先生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2002年黄先生荣获“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2003年荣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4月30日,黄先生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黄本立是国内外知名的原子光谱分析学术带头人。早年他创立了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60年代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AAS)装置和国内第一套钽舟无焰AAS装置;70年代提出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器——氢化物发生器。如今,他研究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法,改善了多种元素的检出限。

查看详情

侯凡凡

研究领域

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内科学家,1950年10月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任访问科学家3年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TWAS院士。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脏科主任、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防治研究。通过系统的临床随机对照、前瞻性队列等循证医学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慢性肾脏病及其主要并发症的发病规律和危险因素,创建了防止或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和防治其致死、致残并发症的临床新策略。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中国医师奖”等科技奖励。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查看详情

怀进鹏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教委首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IET教育基金-北大方正大学校长奖, 北京大学, 大数据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茅以升青年科技奖

怀进鹏,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济南人,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师、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6年2月明确为正局级),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6年12月任天津市委副书记。2017年8月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2017年9月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主席,2021年5月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专职,分管日常工作)、书记处第一书记。2021年7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

查看详情

洪德元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

植物学家,1937年1月14日出生,安徽绩溪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查看详情

胡英

研究领域

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 1934年6月19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英山。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缔合溶液的热力学、电解质溶液的积分方程理论、高分子溶液和高聚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多分散系统的连续热力学、常压和高压流体相平衡实验测定以及流体混合物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查看详情

郝芳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油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副校长。1964年5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籍贯内蒙古赤峰。1986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199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在超压盆地油气成藏方面,证明了超压对不同生烃反应的差异抑制作用、建立了超压层系油气聚散模型、揭示了压力-应力耦合控制的油气幕式快速成藏机理及其有利场所和识别标志;在叠合盆地油气藏保存和改造方面,阐明了隆凹变迁过程中油气的差异散失机理和原地保存条件、揭示了高温条件下原油裂解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多阶段演化机理及其对油气组成和储层物性的影响;在页岩气富集机理方面,论证了页岩气地球化学异常的原因和机制、提出了复杂构造条件下页岩气的富集和贫化模式。

查看详情

胡海岩

研究领域

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6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福建闽侯。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1984年在该校获硕士,198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Acta Mechanica Sinica副主编。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研究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稳定性与分岔分析、控制器设计等问题,揭示了反馈时滞、弹性约束、迟滞阻尼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动力学规律,提出了若干新控制策略针对斜碰撞振动,揭示了新的碰撞振动及分岔机理,提出了碰撞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解决了多种飞行器研制中的振动控制问题。

查看详情

洪家兴

研究领域

数学

复旦大学

数学家。1942年11月5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吴县。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几何应用方面研究。关于二维黎曼流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经典问题的研究,首次得到了单连通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所得条件接近最佳,对丘成桐教授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进关于蜕型面为特征的多元混合型方程(包括高阶)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一般的边值问题的正则性和适定性,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一般的理论。

查看详情

黄荷凤

研究领域

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殖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9月生于浙江省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

查看详情

胡聿贤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地震局

胡聿贤,男,湖北武昌人,1922年10月生于北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工程学家。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2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纽约等地的桥梁工程公司任设计工程师。1955年回国。历任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年调入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连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国际地震工程和工程振动等期刊的编委。   胡聿贤院士是我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之一。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估计、场地条件影响和震害估计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主编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多个国家标准。   工程地震方面 他对强地震动观测,强地震动工程特性,地震烈度及其与地震动的关系,地震动和烈度衰减关系,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地震动人工合成,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活动性不确定性,地震区划及小区划、结构地震动反应的反演分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率先在我国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工程与地震学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出的研究成果。   地震工程方面 胡聿贤院士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十分重视强地震现场工程震害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应用。他首先提出了“震害指数”法用来度量场地条件对建筑物展害的影响。这个方法早已为我国地震工程界广泛采用。他多次参与我国各种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亲自主编了我国第一个“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均已正式颁布实行,成为我国正式国家标准。他负责承担的“渤海油田三个场址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参数确定”等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核电厂厂址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地震动参数确定”研究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他又开始研究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问题,开展了随机、模糊与模型等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统一的分析方法,强调间接经济损失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作为中国地震局的示范性研究,完成了乌鲁木齐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对策示范研究,这些工作均处国际同类工作的前沿。   多年来胡聿贤院士出版和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其代表性著作有:《地震工程学》(专著)、《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英文版)等,其中《地震工程学》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于1990年获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查看详情
共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