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秉林

研究领域

凝聚态物理学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国家人事部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吉林德惠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 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包头市第九中学,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学习。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顾秉林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和材料的微观设计。1945年(乙酉年),出生于吉林德惠,长于内蒙古包头市。 1960年至1965年,先后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和安徽省芜湖市 顾秉林 第一中学就读。 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8年9月至1979年9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学习。 1979年,赴丹麦Aarhus大学学习,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88年1月,晋升为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3月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2001年3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003年4月至2012年2月20日,任清华大学校长。 2012年2月10日,连任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月28日,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3年3月,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5月22日,美国圣母大学授予顾秉林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2016年4月26日,受聘为云南省政府顾问。

查看详情

程耿东

研究领域

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程耿东,男 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8年大连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0年10月获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1985-1995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2006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自2015年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主席,曾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大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大连市科协主席, 1998年、2003 年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三、四、五届顾问组顾问及制造与工程领域召集人。历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计算力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及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等杂志编委,国际杂志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Computers & Structures, Probabilistic Mechanics编委或执行编委。 程耿东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20世纪70年代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水塔支架的标准设计,开发的汽轮机基础强振分析程序被很多设计院所采用。参与研制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被称为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了结构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并提出提高精度的方法,为很多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在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指出奇异最优解可行域的正确形状,并提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松弛算法,被认为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程耿东教授著有论文200多篇、著作三部、译著二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1992,200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及2000年分别荣获丹麦阿尔堡大学及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2011年被选举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查看详情

郭柏灵

研究领域

数学

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家,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方面,对力学及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方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体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则性、渐近行为以及爆破现象等,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理论。在无穷维动力系统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给出有关整体吸引子、惯性流形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维数精细估计等理论,提出一种证明强紧吸引子的新方法,并利用离散化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结构和图像。

查看详情

郭华东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

地球科学学家,1950年10月6日生于江苏丰县。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及月基观测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任“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创始主编。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查看详情

葛昌纯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平湖。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工艺路线,为研制后续各种复合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先进陶瓷研究中,提出复合氮化物作为氮化硅的新型烧结助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性能,研制成功高性能的陶瓷刀具。开展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解决了Si3N4、AlN及其复相陶瓷燃烧合成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开拓了功能梯度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前景。

查看详情

郭爱克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1940年2月18日生于辽宁沈阳。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爱克从事视觉信息加工、神经编码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从基因-脑-行为的角度,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为理解抉择的神经机制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模式生物和新范式确立果蝇视觉记忆的短/中/长时程等多阶段记忆模型,再证实了学习/记忆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进化保守性揭示了果蝇的类注意状态并发现某些记忆基因突变导致注意状态缺陷在视觉图形-背景分辨的神经计算仿真和复眼的颜色以及偏振光视觉的生物物理机制方面也有重要研究成果。

查看详情

郭柏灵

研究领域

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郭柏灵(1936-),男,福建龙岩人,计算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学专家组评委,国家973重大科技项目执行专家,河南大学双聘院士.郭柏灵院士潜心于非线性发展方程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e方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发展方程的适定性及其数值解、孤立子解以及无穷维动力系统.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个人),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300多篇被SCI收录,出版专著12部. 2011年:GUO Bo-ling(1936-), male, native of Longyan, Fujian, a researcher of Institute of Applied Physics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ngages in PDE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10年:郭柏灵,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系人,E-mail:gbl@mail.iapcm.ac.cn). 2008年:郭柏灵,E-mail:gbl@mail.iapcm.ac.cn 2007年:GUO BO-ling(1936- ), male, native of Longyan, Fujian, a research of IAPCM, Ph.D., engages in PDE and dynamical system;

查看详情

葛墨林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南开大学

理论物理学家 。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1990年、1996年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过增元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教研室

工程热物理学家。1936年2月28日生于江苏无锡。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清华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热科学与技术研究。在热流体方面,提出了热可压流体的概念,发现了热绕流等现象,并建立了热阻力和热绕流的定量关系式。在热等离子体方面,提出了电弧堵塞的概念,发展了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对热等离子体加工有重要意义。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方面,提出了载人舱内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地面模拟的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拟装置,可大量节省实验时间和经费,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方面,提出了温差场均匀性原则等传热强化新思路,它可使换热效率提高的同时不带来附加的阻力损失。

查看详情

顾秉林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材料物理专家。原籍吉林德惠,1945年10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获丹麦Aarhus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材料微观结构设计,特别是功能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上,居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的多元半导体合金设计模型,为某些新材料探索打下了基础提出的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预测了复合钙钛矿材料的基态结构,给出弛豫铁电体有序-无序的判据揭示了量子点、原子团簇及团簇组装材料的某些新特性。上述某些理论预见已被实验所证实,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查看详情

高德利

研究领域

能源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钻探与开采专家。中国石油大学教授。1958年4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禹城市,籍贯山东禹城。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199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油气井工程科学研究。建立了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确定了控制钻进方向的特征物理量和本构关系,发现正交各向异性地层可产生12种不同规律的井斜效应,并提出定量评估新方法;建立了井下导向钻具组合三维分析模型和优化算法,揭示了可控参量的作用规律及钻头匹配机理,发明了邻井距离随钻探测系统,创新发展了定向钻井理论与技术。建立了大位移钻井延伸极限的理论概念和预测模型,实现了工程风险设计控制的技术突破。揭示了复杂工况井筒完整性的退化规律与破坏机理,提出复合管柱建井模式与设计控制优化方法。研究成果在陆上和海上油气田有显著应用实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及省部级科技奖11次,获首届孙越崎能源大奖。

查看详情

顾瑛

研究领域

医学

中国光学会医用光学和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

顾瑛,女,1959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籍贯上海,激光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 。 1982年顾瑛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工作,先后担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者导师;1993年担任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科主任;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2000年获得解放军医学院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 。 顾瑛主要从事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1]

查看详情

高锐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山大学

高锐,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5月出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毕业于中国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1981年在中国长春地质学院获应用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构造变形成因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学术贡献。尤其注重地球物理探测与地质构造相结合。

查看详情

龚昌德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昌德,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    早期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详情
共1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