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亮

研究领域

工程

江苏省水利厅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君亮(1925.2.22- )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江苏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专家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水工建筑物设计,1989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主要设计成果有:武定门抽水站,原创设计双向流道,集灌、排于一体;江都抽水站三、四站,获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皂河第一抽水站,采用当今最大的斜流泵和原创用天高比转数泵的快速门断流,获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首次设计水力自动启闭门的蒋庄漫水闸改建,全国扩广,成为一种闸型;反拱底板正拱桥和底板闸墩先开后合成整体结构的沭新闸,充分用土重置换圬工,该闸型获得推广;采用首次提出的提高底板与地基摩阻力方法的高良涧闸和三河闸加固设计成功,该方法已写入《水闸设计规范》;结合景观首次设计适合通航的下卧式拱板门、变频双馈机的电轴变速同步,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的犊山水利枢纽。京杭运河徐扬段一线船闸等设计,《船闸设计规范》很多方面采用了这些经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兴栋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四川大学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兴栋(1938.04.0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四川省南充市人。196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固体物理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曾任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物陶瓷学会主席。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开创了我国生物活性人工骨、牙研究,发现生物医学材料骨诱导作用并建立理论雏形,提出组织诱导生物材料新的研究方向,参与并组织了国家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及产业化规划的制定,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部、省级一等奖。参与并组织了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高强度人造多晶金刚石,以及硬地层超深井钻头的研发。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周裕

研究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玉(1955.7.1- )先进陶瓷材料学家。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获博士学位。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学院院士。现任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主要从事陶瓷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发明了新型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型号。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桥口隆吉基金奖”等荣誉称号。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运

研究领域

医学

山东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

张运(1952.09.28- )心血管疾病专家。山东济南人。1985年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动脉粥样硬化,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山东省十大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项、三等奖14项。获得美国心脏病学院“国际交流奖”、亚太心脏协会“学术领袖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等荣誉奖励20余项。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偲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张偲,男,1963年10月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1985年山东海洋张偲,男,1963年10月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分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热带海洋分会主任委员、广东海洋学会理事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偲是海洋生物和海洋药物家。主要从事南海生物活性萜类和生物碱及其作用机制、海南岛红树植物的活性化合物及其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在海洋药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创建了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分离鉴定了1000多个海洋生物化合物,发现了100多个新化合物,筛选出了70多个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或抗附着等生物活性化合物。主持承担国家973、国家创新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29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9件,出版专著2种。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学术兼职: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热带海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海洋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热带海洋学报》主编、《中国海洋药物》编委。教育背景1995-09--1998-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 1985-09--1998-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硕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1995-09~1998-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 1988-07~现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习员、助研、副研、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5-09~1998-0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硕士 社会兼职2017-09-01-今,中国海洋学会, 副理事长 2016-01-01-今,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15-08-01-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查看详情

张英泽

研究领域

医学

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英泽,男,1953年6月出生,河北衡水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河北省医师协会会长,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2016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查看详情

张勇传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张勇传(1935.3.1-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河南省南阳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水电能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水资源、水电、电力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水库运行基础理论、规划决策、风险管理和实时控制方面都有重要创新。将水电能源理论、优化理论、控制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分析等技术进行综合交叉,为现代水电能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两项中-欧能源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培养了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出版著作《水电能优化管理》、《水电系统最优控制》等11本,发表论文15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伯礼

研究领域

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1948.02.26- )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河北省宁晋县。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务院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连续三次得到“973”计划支持,开创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新途径;完成了首个中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临床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和关键技术;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甄永苏

研究领域

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甄永苏(1931.11.10-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肿瘤药理学专家。广东省开平市人。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生物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抗体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药学类)主编。从事微生物来源的药物研究,主持研制平阳霉素、争光霉素、光辉霉素、博安霉素等抗肿瘤抗生素,其中平阳霉素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主编《抗体工程药物》、《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等专著4部。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周邦新

研究领域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上海大学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周邦新(1935-),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核反应堆结构材料.E-mail:zhoubx@shu.edu.cn 2014年:周邦新(1935-),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核材料研究和开发,联系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200072),E-mail:zhoubx@shu.edu.cn 2011年:周邦新,男,1935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周邦新(1935-),男,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E-mail: zhoubx@shu.edu.cn 2009年:周邦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zhoubx@shu.edu.cn 联系人 2008年:周邦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联系电话:021-56337032.E-mail:yaomeiyi@shu.edu.cn 2007年:周邦新,男,193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072,电话:021-56337032,E-mail: zhoubx@cae.cn 2006年:周邦新,男,1935年生,院士,研究员,上海大学材料所,上海 200072,E-mail:zhoubx@cae.cn 2005年:周邦新(1935-),男,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主要从事核材料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钟掘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南大学

None

钟掘(女)(1936.09.01-)。机械工程专家。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献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机械与制造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在轧制、锻、挤等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工艺与装备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中,注重探索大型复杂结构件材料流变的多尺度结构演变规律,研究材料与构件成形成性协同制造中的能量传递与转化规律,以获得高品质构件;进行系统动力学、复杂系统耦合与解耦设计理论、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辨识与故障诊断、残余应力与失效分析,塑性加工摩擦与润滑、新型材料制备机械研制等工作。其中较重要的是轧机驱动理论、高速轧机振动理论、冶金机械强度设计、现代高效材料制备技术与装备集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发明了铝及铝合金的电磁铸轧技术与装备、在3万模锻水压机功能升级、特宽铝板轧制线改扩建等多项材料加工生产的重大装备建设工程应用中取得实效。快速铸轧技术与装备,多次获得及省部级奖励,变相驱动理论与技术开发获1985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双机架铝热轧新技术开发获1995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特薄优质铝板获1996年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铝合金电磁铸轧技术与装备获2002年技术发明二等奖,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造获200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提出极端制造的概念与内涵,已被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4本。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2000年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钟世镇

研究领域

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1925.09.24- )临床解剖学专家。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钟世镇教授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开拓了古老传统学科与新兴前沿学科间的交叉科研领域,开展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是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领域的开拓者。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被选为第六届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科技先进个人”和“总后勤部科技一代名师”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守攻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国家林业局

张守攻,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安徽人,1982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17年11月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郑绵平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绵平(1934.11.17- )盐湖学和地质矿床学学家。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56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矿产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盐湖协会副主席、主席。从事矿床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及热水矿床的研究领域60年,为我国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0余个。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199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1992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4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任地质矿产部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1997年和2003年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2002年当选全国50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被推举为国际盐湖协会主席。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庄松林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庄松林(1940.8.14- )光学专家。出生于1940年8月14日,江苏省溧阳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79年赴美访问研究,198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共享得中青年专家,1985年、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获第一届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199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优秀突出贡献回国人员荣誉证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现任中国计量学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庄松林院士长期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光电子学的研究,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多项荣誉奖。他设计了百余种光学系统及仪器,是国内率先开展光学系统CAD的研究者。主持完成了国内最大的光学仪器设计软件系统,在统计试验总极值最优化方法极公差的非线性模型等方面取得独创性成果。在光学像心理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国内首创性的工作。他对非相干光学信息处理及彩虹全息技术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被誉为“现代白光信息处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复物体的位相恢复研究种提出多种光学方法,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所研制的CdSe(硒化镉) 液晶光阀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在梯度折射率光学材料、光栅衍射矢量模态理论、高速光学多通道模/数变换和光容新无源期间和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等研究中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金哲

研究领域

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哲(1920.09.25- )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尹泽勇

研究领域

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尹泽勇(1945.02.14- )航空发动机专家。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省宝应县。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大飞机国产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兼任总装备部及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型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无参考样机自主研制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传动系统及国产最大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先进结构分析技术及先进材料应用等研究工作,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1992年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赵振业

研究领域

金属材料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赵振业,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姚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年来一直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理论、合金设计和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主持并为主完成“300M钢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思路,设计长寿命起落架等总体技术方案,提出“无应力集中”抗疲劳观点,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并获得抗疲劳微观机理,创新和集成创新抗疲劳和氢脆应用技术体系和先进工艺技术。用于300M钢制造歼8Ⅱ飞机主起落架,疲劳寿命达到6000h(其中包括增载30%后1000h)不破断。远超过飞机3000h规定寿命和国外5000h最高规定寿命。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先进飞机设计、使用几十年的超高强度钢起落架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问题,实现了长寿命起落架重大工程目标和技术跨越发展。服役14年来无故障并已实现工程化生产,广泛应用于10种先进型号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系统研究二次硬化、超细化等强韧化机理,合金设计获中温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不锈钢等5项发明,开拓航空超高强度钢新领域,为合金体系发展和多项重大航空工程做出突出贡献。

查看详情
共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