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

研究领域

化学

吉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希,1965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12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希主要从事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薄膜及单分子力谱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同超分子化学相结合, 赋予超分子以新内涵,并开拓高分子研究新方向。

查看详情

邹广田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吉林大学

物理学家 1938年7月18日生于吉林长春,籍贯吉林怀德。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大学教授,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发现了100余个新的高压相和新的压力效应,揭示了一些相变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掺杂钙钛矿纳米晶体中的压致弥散型铁电相变及其相变机制赝钙钛矿天然超晶格物质的软模和非晶化相变在高温高压下富勒碳转变成金刚石的物理机制等。是我国地幔物质高压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取得了重要结果。组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可以进行高压原位研究的超高压实验室和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了百万大气压下静水压的产生、标定和激光加热中的一些关键实验技术。领导创建了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确定了200余个高压新相、多种新的压致相变类型和新奇的压力效应。国际上最早开展地球及行星内部物质高压研究。超硬多功能薄膜材料和多功能高压相材料主要开拓者。研制出国内第一片金刚石薄膜,世界上首片按设计图案选择性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第一片异质外延单晶金刚石膜,在国际上首次将CVD金刚石膜用做半导体激光器热沉,该技术已成为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散热主要方法之一,为CVD金刚石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3年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新一代大型超高压产生装置”。合作发表论文500余篇、专著4本,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

查看详情

祝世宁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南京大学

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查看详情

张统一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上海大学

材料力学专家。上海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49年10月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籍贯河南温县。1978-79年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分别于1982年和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预测并证实了钢铁扭转和剪切载荷下的氢脆现象。澄清了电绝缘裂纹面上电边界条件,发展了压电线性和非线性断裂力学;实验证明导电裂纹的电断裂韧性为材料常数,构筑了电致断裂的理论框架。发展了微观/纳观力学:建立了微/纳桥测试理论和方法及薄膜/基体系统中产生位错、微/纳孪晶和裂纹的临界厚度理论;给出了应力腐蚀中裂纹、腐蚀膜和位错交互作用的理论解。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香港裘槎高级研究学者奖、美国ASM International Fellow奖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

查看详情

赵国屏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8月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鉴定若干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为深入研究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查看详情

赵振华

研究领域

地球化学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赵振华(1942-),男,研究员,地球化学专业.Email: zhzhao@gig.ac.cn
2008年:赵振华(1942-),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专业.赵振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ZHAO Zhen-hua,E-mail:zhzhao@sis.ac.cn;Tel:+86-20-85290084
2007年:赵振华,男,1942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专业,E-mail:zhzhao@gig.ac.cn
2006年:赵振华,男,1942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专业,E-mail:zhzhao@gig.ac.cn
2000年:赵振华(1941-),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元素地球化学.

查看详情

张经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 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82年在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于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于法国皮耶尔·玛丽居里大学(即:Paris 6)获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荷兰海洋研究所等地做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工作,1990年回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员、客座和访问教授等职。自1999年起,应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  主要教学和研究工作集中在对河口、陆架和边缘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探索方面。其中包括:在陆-海相互作用框架下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的循环与再生,不同界面附近物质的迁移和转化机制;化学物质通过大气向边缘海的输送通量和时、空变化,气源物质与近海初级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边缘海的生源要素与痕量元素的收支模式,深入地分析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内在变化特点对外部驱动的响应。

查看详情

赵玉沛

研究领域

医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外科医学家。1954年7月出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7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院长。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开创性工作。牵头制定中国胰腺癌诊治流程和国家行业标准。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会诊中心、快速诊治绿色通道、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体系、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创立经空肠胃造瘘术等,缩短确诊时间,为更多病人赢得手术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并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生存时间等综合指标明显优于国际同期水平;报道了国际最大一组单中心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查看详情

赵其国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土壤地理学家。 1930年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研究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提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提出土壤圈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代表作有《江西红壤》和《红壤物质循环与调控》。

查看详情

张淑仪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声学家 ,1935年12月2日生于浙江温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0年该校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超声物理和光声科学研究工作。在声光互作用、声表面波、光声热波效应和激光超声,以及对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分析、参量定征和无损评价的研究中,在机理、技术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发现、创新和发展。澄清了乙酸乙酯中超声弛豫过程的两种分歧论点研究了铌酸锂基片上有关圆弧形叉指换能器激发声场的聚焦效应,提出了新概念。利用相位选择方法对集成电路进行光声成像,得到了迄今国际上最好的分层成像对半导体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声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发展了光声技术应用于半导体超晶格等多层薄膜的研究。 1991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张焕乔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物理学家 1933年12月生于重庆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核物理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和重离子反应的实验研究。为我国第一台中子晶体谱仪和第一台中子衍射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参与压电石英单晶中子衍射增强现象的发现,并提出合理解释。为国防需要测量部分重要核数据,提供若干测试手段和方法。

查看详情

张永莲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子内分泌学家 女,1935年2月生,上海人。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早期参与国防科研,80年代后从事雄激素作用原理的研究。(1)在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PSBP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中,证明了其作用发生在转录水平,并鉴定到4个调控元件和与之作用的反式因子,提出启动子上的通用元件也与组织特异因子结合,为多元件多因子参与协同作用的论点提供了证据,是我国最早活跃在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之一;(2)揭示了孤儿核受体RTR表达的时空秩序,完成其82Kb基因组DNA克隆和结构分析,为通过调控睾丸中精子形态变化的转录因子总枢纽来设计避孕药提供了可能;(3)附睾精子成熟相关的新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在猴与大鼠中取得了13个新基因的全长cDNA(猴的工作与美国北卡大学合作),特别是发现其中的一个大鼠新基因Bin1b既与生育相关又是一个天然抗菌肽,是首次发现的与附睾特异内在防御系统相关的基因。

查看详情

赵继宗

研究领域

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神经外科医学家。国家神经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1945年10月10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    主持了国家“九五”至“十一五”脑血管病外科治疗课题。首次发现切除巨大动静脉畸形(AVM)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时间窗,并成功切除巨大AVM。攻克复杂动脉瘤手术关键技术,采用动脉瘤标本研究其形成与破裂机制。在国内推广规范化的脑出血外科技术,降低死亡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首次经脑出血手术标本证实淀粉样变发生率,为脑出血早期鉴别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完成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向脑功能保护重大转接。

查看详情

周远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

查看详情

钟大赉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构造地质学家。1933年8月生于山东青岛,籍贯江苏无锡。195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副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致力于不同尺度构造研究的结合,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深部物质运动对地壳演化关系的研究。阐明了全球古特提斯发育最好地域(我国西南)的古板块演化规律。对新生代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前缘变形的三维调节形式和多阶段运动过程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新生代地质构造格局和环境演变建立了时空框架。运用中、小、微构造结合,研究矿田构造、断裂和褶皱形成的历史分析和力学分析,提出深层不均一控制浅层构造的形成,进一步发展断块构造理论。代表作有《滇川西部古特提斯造山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和《中国大地构造图1∶4000000》。 1982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查看详情

钟万勰

研究领域

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是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

查看详情

赵淳生

研究领域

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8年11月生于湖南衡山。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航空航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所长、精密驱动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振动工程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自校正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发展了电动式激振器设计理论、多点激振试验和机械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开发出多种激振器并得到广泛应用。

查看详情

张宗烨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核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1月29日生于北京,籍贯浙江杭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及相干对涨落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16O附近原子核低激发态的主要特性。1976年从理论上预言在超核中存在超对称态,1980年被国外实验所验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核力的夸克模型理论作了系统研究,从单胶子交换导出了产生正反夸克对的传递势,得到合理的核子-介子顶角函数,为从夸克层次认识核力的介子交换机制提供了一个途径提出误差函数形式的夸克禁闭势,解决了色范德瓦尔斯力的不合理长尾巴问题提出手征SU(3)夸克模型,成功地统一描述了核子-核子散射相移及超子-核子散射截面,并预言了浇是一个深度束缚的双重子态。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1973-03~现在,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 1956-08~1973-03,中科院原子能所,助研 1952-09~1956-07,北京大学,本科毕业 社会兼职2013-05-01-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2-03-01-今,吴有训物理奖评委,

查看详情
共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