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强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机化学家,1943年3月7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福清。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1968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现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1992年至今,任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地区执行编辑。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立了亚毫微克级测定昆虫性信息素结构的方法,合成了多种光学活性昆虫信息素,发现昆虫界也存在着手性识别的现象。参与发现Sharpless烯丙醇不对称环氧化试剂的改良,研究了手性环氧醇的原位氮、硫开环,以此合成手性多羟基胺、氮杂环和a-取代丝氨酸和丙氨酸。进行了多个轴手性连芳烃物的首次合成和结构测定。改良了Ni(0)催化的芳基偶联反应,用于芳基、烯基卤代物,尤其是邻位双取代芳基卤代物的偶联反应实现了SmI2诱导、手性质子源试剂控制和糖源底物控制的合成手性a,g,g-三取代丁内脂,和手性亚璜酰亚胺高对映选择地合成非对称和C2对称邻二胺及邻羟胺物的新方法。参与发现新氧化酶G38能将羰基按反-Prelog模式还原为羟基。发现了(R)-羟氰化新酶源,以及羟氰化粗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微水相体系,催化合成手性羟氰化物。

查看详情

刘必治

研究领域

工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籍,信息科学家。1934年9月生于上海。1959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必治是国际公认的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先驱者。他持续性地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数字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

查看详情

李应红

研究领域

工程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籍贯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在华东工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立一等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查看详情

柳百新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材料科学家。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以金属多层膜离子束混合为实验手段研究亚稳合金相的形成与相变,提出二元金属系统中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模型,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从原子互作用势计算玻璃形成能力,并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亚稳合金相的稳定性。提出用离子束辐照研究非晶态合金相变临界现象的思想,发现固体薄膜中分形生长的新现象。在氮离子注入研究中,阐明了金属氮化物形成的热力学和生长动力学规律,发展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在硅表面合成金属硅化物的新技术。用实验论证了生成热为正的系统中,多层膜中的界面能有可能驱动固态非晶化反应,提出相应的理论判据,并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界面反应的原子运动机制。

查看详情

刘嘉麒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满族。1941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籍贯北宁。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7年该院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与地质特征拓展中国玛珥湖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领域发现黄土中游离温室气体高异常,建立了渭南黄土剖面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参与了新疆和东北的资源探察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及南、北极的科学考察,探讨了南极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代表作有《中国火山》和《中国第四纪地质与环境》。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查看详情

李衍达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新定理,使所需的采样点由N/2减至N/6提出了利用相位重构技术估计时延的新方法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与合作者在用不完全投影重建图像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投影关系定理在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高分辨率速度谱估计方法与合作者提出了采用POCS图像复原技术恢复波阻抗剖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零、极点估计的子波估计与反褶积方法提出了用新的τ-S变换剔除多次波的方法,以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储层分布等。

查看详情

陆建华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清华大学

1963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1] ,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2] 。 1981年,陆建华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中学; [4] 198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89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2]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被授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 [5] 陆建华长期从事无线传输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查看详情

李秀彬

研究领域

土地经济学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李秀彬(1962-),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0940M),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相关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14年:李秀彬(1962-),男,河北固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13年:李秀彬(1962-),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0940M),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12年:通讯作者:李秀彬(1962-),男,河北固安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11年:李秀彬,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10年:李秀彬(196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E-mail:lixb@igsnrr.ac.cn
2009年:李秀彬,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变化.
2008年:李秀彬(1962-),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E-mail:lixb@igsnrr.ac.cn
2006年:李秀彬 (1962-),男,河北固安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1999年:李秀彬,男,1964年生,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及GIS应用研究.

查看详情

刘国治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功率微波专家。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员。1960年11月生于辽宁锦县,籍贯辽宁锦县。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6年、1992年先后获得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1986年至2002年间曾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曾任总装备部副部长。现任中央军委科技委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脉冲功率和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研制成功实用的GW高功率微波源和系统等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

查看详情

李崇银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气象学家。 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大气季节内振荡动力学研究方面,最早提出对流加热反馈是激发产生热带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完善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CISK波理论。在ENSO循环动力学研究方面,揭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NSO发生的重要作用。在卫星红外遥感测湿、台风动力学及热带气象等领域内,也作出了一系列成果。代表作有《动力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和《气候动力学引论》。

查看详情

刘盛纲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电子物理学家。1933年12月25日生于安徽肥东。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静电强流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广义的强流电子轨迹方程建立了以电子回旋中心坐标系为基础的电子回旋脉塞的动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静电电子回旋脉塞的概念与线性及非线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静电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概念及其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特殊准光学谐振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发展了相对论空间电荷波理论和自由电子激光的空间电荷波理论。近年来又提出了电子注-波-等离子体三体互作用理论提出了离子通道混合不稳定性理论及离子通道电磁波泵自由电子激光及其理论,并发展了微波等离子体激发准分子激光的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查看详情

刘颂豪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学与激光专家。原籍广东顺德,1930年11月生于广东广州市,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研究稀土玻璃化学成分与其光学性质的关系,发展了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稀土光学玻璃。研制成功的CaF:Dy2+红外连续固体激光器,是我国最早研究成功的三种固体激光器之一。研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发现受激克尔散射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研究激光对靶材和光电元件的相互作用效应,为应用提供了重要成果和参数。在我国率先建立超声分子束激光光谱学实验方法,用于物理和化学研究。率先开展激光生命科学研究,首次探测到常温下蛋白分子产生的双光子诱发荧光,系统研究了血卟啉衍生物治癌的光动学机理。

查看详情

林学钰

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福州。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流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建立了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机理和微生物治理地下水污染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代表作有Engineering Scheme of Geothermal Water Wells Development in Kaifeng Area,Henan,China、《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A Natural Gradient Field Tracer Test for Evaluation of Pollutant Transport Parameters in a Porous Medium Aquifers等。1937年3月6日,林学钰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系及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0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至1982年末)。 1982年,建立《地下水管理学》和《环境地质学》新学科。 1983年,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系主任,副教授。 1985年,任教授,1985年-1991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 1990年4月至10月,去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所(CSIRO)为高级访问学者。 1990年,任长春地质学院(现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应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4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部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系列模型”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院士。 [1] 1998年,任“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

查看详情

李安民

研究领域

数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9月,李安民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四川省大竹县。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他不善言辞。 1963年9月,李安民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1969年7月,李安民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的草坡公社劳动锻炼,两年后调至汶川造纸厂工作。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制度后,李安民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其间得到了北京大学吴广磊教授及其夫人的大力相助,经过多方努力,将李安民从汶川县造纸厂借调到北京大学复习应考,最终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吴广磊教授的研究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 [3] 1980年春季,陈省身先生应邀为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开设微分几何基础课程,李安民被安排做课程的辅导工作。 1981年7月,李安民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四川大学工作,历任助教(1981年至1984年)、讲师(1984年至1986年)、教授(1986年—、博士生导师(1991年—)。 [4] 1985年,李安民申请德国洪堡基金到德国研究、访问,在1986年至1991年德国洪堡基金项目执行期间,李安民多次赴德(1986年1月至1987年7月,1990年1月至1990年8月,1991年8月至1991年10月)。 1986年,李安民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到德国作研究(至1987年)。 1991年10月,李安民毕业于德国柏林科技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9月,李安民在陈省身先生的安排下,前往美国Berkeley数学研究所访问(至1994年2月)。 1995年9月,李安民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访问德国柏林科技大学(至1995年11月)。 1996年,李安民担任四川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至1998年)。同年7月访问美国犹他大学(至1996年9月)。 1997年10月,李安民访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至1998年1月)。 1998年,李安民担任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院长(至2005年)。 1999年,李安民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5] 2009年12月,李安民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查看详情

李家春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李家春1940年生于上海,力学家。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力学与实践》主编。曾任科技部“九五”攀登项目“流体和空气动力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作出了理论成果。提出了摄动级数多对复奇点的判别准则最早用速度剪切解释有风时B-J不稳定的机理,得到弱风时不稳定加强,强风时不稳定抑制的新结论对自然环境中的波、流、涡、湍流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与流体力学有关的诸如陆面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台风异常路径、土壤侵蚀、海洋内波和波、流、结构相互作用等环境科学和海洋工程问题。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做出了理论成果。提出了摄动级数多对复奇点的判别准则;最早用剪切解释风浪频谱下移机理,并且得到弱风时不稳定加强,强风时不稳定抑制的新结论;对自然环境中的波、流、涡、湍流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与流体力学有关的诸如陆面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台风异常路径和土壤侵蚀等环境科学问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详情

刘耀光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54年3月生于广东省韶关市。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原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发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都是由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所控制,阐明了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起源进化和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复合座位多基因互作控制植物杂种不育性的机理,并创建了杂种亲和的新技术;开发了多项新的生物技术。

查看详情

李大潜

研究领域

常微分方程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大潜,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称第三世界科学院 [1] )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葡萄牙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教授,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东华大学特聘教授,东华大学非线性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

查看详情

李启虎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1939年7月22日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声纳设计、研制工作。结合我国浅海声传播的特点,应用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水声工程等理论,解决了一系列水声信号处理中的问题。研究了自适应波束成形的稳态特性,给出了用频率域最优传输函数求解波束指向性的表达式。给出在海洋噪声背景下检测微弱信号的增益计算方法。解决了在时间上非平稳、在空间上不均匀的噪声场对经典理论应作的修正的问题。提出了指导声纳设计的重要依据-声纳方程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水下目标的被动检测中提出利用声信号的相位信息估计目标方位的新方法,还提出了用自适应阵处理方法完全分离在空间上不生叠的多个点源信号的新算法。

查看详情
共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