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汝勤

研究领域

化学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家,1935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南长沙。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湖南大学教授,曾任该校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计量学及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成功多种新型电化学及光化学传感器,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合成多种新的分析及增敏试剂与离子载体,建立铌等稀有金属分析方法。创立多种新型稳健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及化学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倡导作为化学量测基础理论与方法学的独特的化学计量学教学体系。

查看详情

姚熹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材料科学家。1935年9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82年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美国陶瓷学会会士。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其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杨学明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8月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任终身职研究员。现任《中国化学物理》主编、美国化学会物理化学杂志(JPC)高级编辑。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自行设计研制了多套分子束和表面动力学科学仪器并应用于化学动力学研究。在交叉分子束实验中观测到F+H2反应的共振现象,发现了该反应共振态同位素效应的关键因素;在F+HD反应体系中观测到反应分波共振态;在H+D2化学反应中观测到势垒型过渡态;发现了水分子光解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

查看详情

叶朝辉

研究领域

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学家 1942年3月1日生于四川简阳。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领导和筹建了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任第一、二届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作出了较系统的重要研究结果:固体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提出旋转固体中非均匀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建议了一种快速测定魔角的方法,并在一种固体中发现了纵向弛豫时间的空间取向相关性发展了拉曼磁共振波谱学,并建议了直接测量多量子弛豫时间的方法与他人合作研究辐射阻尼效应及其对核磁共振线型的影响,并发展了研究核自旋动力学的转动算符方法研制成功动态核极化谱仪等重要实验装置。

查看详情

姚建铨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

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江苏省无锡人,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1965年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提出非线性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精确计算的理论及方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确认。提出了激光谐振腔“类高斯分布理论”。发展了高转换效率下倍频理论及准连续泵浦倍频新方法。实现了输出功率34W的内腔倍频YAG激光器,并以此为光源,完成了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首次采用准连续运转的绿光光源泵浦染料及钛宝石可调谐激光器。从而从理论到器件技术建立了一个新的“准连续泵浦激光调谐系统”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新型固体激光及调谐技术作出了贡献。

查看详情

叶朝辉

研究领域

电子物理学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叶朝辉,1942年3月出生于四川简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4] 。 叶朝辉于1965年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 [12] ;1984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至1993年担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2000年至2004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17年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2008年至2016年担任武汉磁共振中心主任;2019年3月退休 [4] 。 叶朝辉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 [1] 。

查看详情

叶向东

研究领域

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

男,1963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授,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查看详情

施蕴渝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蕴渝,女,分子生物物理学家。1942年4月21日出生,上海崇明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深入开展了与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药物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包括酶与底物,药物与靶分子结合自由能的计算蛋白质稳定性的计算机模拟蛋白质分子的随机动力学模拟蛋白质静电相互作用研究,以及酶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为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一些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查看详情

岳建民

研究领域

药物化学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

岳建民,1962年5月出生于陕西省彬县,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2] 。 1980年岳建民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从事博士后;1993年至1994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学院从事博士后;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 。 岳建民主要从事天然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

查看详情

严陆光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电工学家。原籍浙江东阳,1935年7月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在中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建成了储能6×107焦尔的合肥7号常温电感储能装置。领导研制和建成了中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6的电磁系统,参加了合肥8号托卡马克CT-8的设计和意大利强磁场FT托卡马克的调试。在超导电工方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成多台实用超导磁体,做为访问学者与客座科学家,先后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核聚变中心,德国卡尔斯卢厄核研究中心与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核聚变工程与应用超导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杨学军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计算机领域专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63年4月出生山东省武城县,籍贯山东武城。1983年毕业于原南京通信工程学院,1985年、1990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担任某系列五个型号高性能计算机和2010年世界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总设计师。系统提出了CPU和流处理器相结合的高性能计算与效率优化途径。在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超64位高精度算术运算等方面取得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的技术成果。针对战场需求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快速部署及可靠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

查看详情

杨叔子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None

杨叔子职称:教授邮箱: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30余所高校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荣获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开设课程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项,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种。获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百余人获博士学位。倡导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特别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与有关单位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二十余万人次的听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近百篇。

查看详情

杨应昌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北京大学

物理学家 。1934年5月17日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物质磁性的研究。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特点,探索有应用价值的新材料。1980年首次合成具有ThMn12型结构富铁的新相并通过中子衍射研究明确了该结构的特点与形成条件。1985年最早研制成功多元Nd2(Fe、Al、Co)14B型磁体,可同时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和居里温度。1990年发现在稀土合金中的间隙原子效应,进而从理论上阐明它的起源并发明了Nd-Fe-N系新型稀土永磁材料。 1991年、2003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查看详情

叶恒强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材料科学家。原籍广东番禺,1940年7月8日生于香港。1964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从事固体物质及材料的结构与缺陷及其与材料性质关系的研究。与国外同时独立地发现传统晶体学不允许的五次对称性,进而发现并研究了二十面体对称、八次、立方对称等准晶相。在国内率先用高分辨原子象对固体材料结构与缺陷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了在原子尺度研究材料精细结构的技术与理论,在高温合金拓朴密堆相发现多种新相及畴结构。用超结构象显示有序合金中不同种类原子的方法,确定了几种新结构,直观揭示合金非公度结构生成机制,对合金结构理论提出独创性见解。

查看详情

杨孟飞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62年10月生,湖南湘阴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系统总体、控制系统和高可靠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研究和开发。提出了空间飞行器月地高速再入返回系统方法,突破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发明了一种复杂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卫星甚高精度、强适应控制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空间控制计算机容错方法,创建动态可重构容错体系结构。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奖11项(其中一等奖8项)。

查看详情

叶大年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矿物学家。1939年7月21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鹤山。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矿专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结构光性矿物学新领域研究结合矿物材料科学,研究玄武岩岩浆在不平衡条件下的结晶作用,发现假高压效应建立了长石、辉石、石榴石等主要造岩矿物的X射线鉴定方法开展统计晶体化学研究,发现分子体积的可加和性和地球圈层氧平均体积守恒律研究颗粒随机堆积的体积效应。研究领域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晶体化学、硅酸盐工学以及经济地理学。代表作有《结构光性矿物学》、《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和《地理与对称》。

查看详情

余梦伦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原籍浙江余姚,1936年11月8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航天领域技术研究工作。承担国内多种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和发射工作,系统提出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参加包括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二捆和神舟载人飞船等的发射工作。曾获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查看详情

於崇文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将基础地质和矿床学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开拓出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1)用多元分析、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研究地质系统、地质过程和地质学场。(2)用非平衡、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成岩、成矿过程,提出区域地球化学理论。(3)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研究矿床成因,将矿床形成机制研究提高到动力学的水平。(4)提出“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研究成矿的发生、驱动力、动力学机制和时—空结构与定位。(5)提出“地质作用的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代表作有《南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和《地质系统的复杂性》。 198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查看详情
共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