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

研究领域

肿瘤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励树雄教育卫生奖,上海市技术创新能手,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20年优秀发明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轻年专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百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优秀奖,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育奖

樊嘉,人物经历 1958年3月,樊嘉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市,籍贯江苏江都。 1976年5月,樊嘉参加工作。 1978年,樊嘉考入南通医学院(现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5] 。 1983年,樊嘉从南通医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2月,樊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樊嘉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6] 。 1995年,樊嘉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7年,樊嘉首批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1999年,樊嘉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从事肝移植及肝脏外科临床研究(至2000年)。 2005年,樊嘉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上海市百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013年12月,樊嘉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肝外科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副主任、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 2016年10月,樊嘉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7] 。11月,樊嘉获得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 [8] 。 2017年11月,樊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4] [9] 。 2019年2月16日,樊嘉院士名医工作室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揭牌成立

查看详情

方维海

研究领域

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5年12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1982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199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亚太地区理论化学家联合会会士(Fellow)。长期从事光化学过程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工作。发展和改进了势能面极小能量交叉结构优化方法、旋-轨耦合矩阵元计算方法、直接从头算和基于QM/MM框架的非绝热动力学方法。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羰基化合物光解离,预测了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光反应涉及的暗态结构和特性;发现并优化得到三个电子态的势能面交叉结构,被证明是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共有的拓扑结构特征;提出了不对称取代脂肪族羰基化合物选键光解离的新规则;开展了溶液中光反应的从头算模拟,在羟基喹啉甲醇溶液光反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溶剂辅助的质子耦合电子迁移循环新观点;应用QM/MM组合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辨认出萤火虫发光过程的中间体以及随后分解途径,进而提出了渐进、可逆电荷迁移诱导发光机理。

查看详情

费维扬

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9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针对能源、资源和环保等领域的迫切需要,在萃取、吸收等传质分离设备的数学模型、设计放大和性能强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结合。近年来,开展了CO2捕集过程强化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创造发明金奖各一项,省、部委科技奖15项和发明专利10余项。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理事和《中国化学工程学报》(CJChE)主编等。

查看详情

方成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

天体物理学家 1938年8月10日生于云南昆明,祖籍江阴顾山。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 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查看详情

方荣祥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8年10月进入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0-2004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2011年)。现任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植物弹状病毒负责细胞间运动的蛋白。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阐明了利用人工小RNA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新策略。1987年以来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查看详情

周其凤

研究领域

化学

北京大学

高分子化学家 1947年10月8日生于湖南浏阳。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3年获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吉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以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等职。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证明。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到控制,而可以调节的分子链刚性、独特的相态结构和性质以及宽大的稳定液晶相温度区间等构成了其性质特点。其他贡献包括对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研究,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原理,并发现了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等。

查看详情

范海福

研究领域

物理学和天文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晶体学家 。1933年8月15日生于广东广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60年代主持测定在我国发现的天然氨基酸—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体结构,并开展针对天然有机物晶体结构分析的直接法研究提出将当时尚处于孤立状态的直接法与重原子法、异常散射法以及同晶型置换法相结合的原理。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主持完成“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的研究。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主持开展直接法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的试验,获得国际上同类研究的最佳结果主持建立多维空间中的直接法,使之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有效的、从头求解非公度调制结构和组合结构的方法与李方华合作建立一种电子显微学的图像处理新方法。2000年至今,主持建立针对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双空间结构碎片扩展方法,并发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OASIS。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6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查看详情
共1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