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治

研究领域

工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籍,信息科学家。1934年9月生于上海。1959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必治是国际公认的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先驱者。他持续性地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数字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

查看详情

宣益民

研究领域

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宣益民,男,1956年9月生,安徽省无为县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10月毕业于德国汉堡国防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2月回国工作。1995年至2005年间,曾多次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讲学及开展合作研究。1998年9月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过科学研究、军民品技术开发和产学研合作、安全生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10年9月2日起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Exchangers杂志编委、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评审组专家,第三届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转换利用与控制和储能等研究,在纳米流体、热辐射传输与太阳能利用、系统热分析与热控制和储能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19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查看详情

王锡凡

研究领域

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籍贯河北安平。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IEEE Fellow。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分析、规划及可靠性评估等。发展了电力网络线性方程的稀疏矩阵算法,创立了复杂故障的综合阻抗矩阵理论,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促进了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方面,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开发了多节点电源规划模型及软件包JASP1,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能经济论证。在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研究中,提出了分频输电方式,开展了对分频输电的理论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

查看详情

丁汉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汉(Ding Han,Professor),1963年生,男,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和2011年两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共融机器人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指导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机器人与数字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将机器人学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和操作规划理论和方法,突破了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作业系统关键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持续应用;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揭示了刀具“空间运动-包络成形-加工误差”间的微分传递规律,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突破了叶轮叶片数字化智能化加工技术瓶颈,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软件TurboWorks,形成了叶盘叶片高效高精加工成套工艺解决方案,在中国航发多家企业得到成功应用;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在中国中车、中航工业得到重要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

李应红

研究领域

工程

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籍贯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在华东工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立一等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查看详情

王光谦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家。清华大学研究员。1962年4月生于河南镇平,籍贯河南镇平。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1988年、1989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青海大学校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研究工作,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动力学模型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泥沙等关键技术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查看详情

程耿东

研究领域

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程耿东,男 1941年9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8年大连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0年10月获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1985-1995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2006年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自2015年任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主席,曾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大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大连市科协主席, 1998年、2003 年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三、四、五届顾问组顾问及制造与工程领域召集人。历任力学学报(中、英文版)、计算力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主编及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等杂志编委,国际杂志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Computers & Structures, Probabilistic Mechanics编委或执行编委。 程耿东教授长期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20世纪70年代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水塔支架的标准设计,开发的汽轮机基础强振分析程序被很多设计院所采用。参与研制了多设计变量、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程序DDDU。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被称为近代布局优化的先驱。提出了结构灵敏度分析的半解析法,并提出提高精度的方法,为很多结构优化程序采用。在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指出奇异最优解可行域的正确形状,并提出求解奇异最优解的松弛算法,被认为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程耿东教授著有论文200多篇、著作三部、译著二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次(1992,200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IET教育基金“大学校长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1999及2000年分别荣获丹麦阿尔堡大学及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2011年被选举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查看详情

温诗铸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None

机械学专家。1932年11月2日生于江西丰城。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润滑理论、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完备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了工程中有关弹流润滑问题的设计方法,导出了普适性最高的润滑方程。提出以纳米膜厚为特征的薄膜润滑状态,从理论与实验上论证了纳米润滑状态的形成机理与形特征,提出了弹流润滑、薄膜润滑、边界润滑三者转化的关系及状态判别准则,并在纳米尺度上揭示出材料的微摩擦磨损特性。在粘塑性和粘弹性流变润滑理论、润滑膜失效及屈服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陶瓷涂层磨损机理研究与应用上也取得重要成果。

查看详情

李衍达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新定理,使所需的采样点由N/2减至N/6提出了利用相位重构技术估计时延的新方法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与合作者在用不完全投影重建图像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投影关系定理在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高分辨率速度谱估计方法与合作者提出了采用POCS图像复原技术恢复波阻抗剖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零、极点估计的子波估计与反褶积方法提出了用新的τ-S变换剔除多次波的方法,以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储层分布等。

查看详情

何国威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何国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现任美国物理学会“Phys. Rev. Fluids”杂志编委,中国力学学会《Aata Mech. Sinica》副主编,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威长期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特别是,他提出的湍流时空关联的EA模型和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对理解湍流的时空关联和发展时间精准的湍流模型做出了基本(fundamental)贡献。

查看详情

陈维江

研究领域

工程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58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籍贯山东淄博。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主持了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基础问题研究,获得了多时间尺度瞬态过电压特性,提出过电压深度抑制方法和绝缘配合方案,支撑我国研发成功特高压输电技术。系统研究了电网雷击上行先导放电机理与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出了基于雷击概率分布实施疏、堵措施的差异化防护方法,研发出系列防护装置在电力系统和高铁牵引供电系统获广泛应用。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查看详情

刘盛纲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电子物理学家。1933年12月25日生于安徽肥东。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静电强流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广义的强流电子轨迹方程建立了以电子回旋中心坐标系为基础的电子回旋脉塞的动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静电电子回旋脉塞的概念与线性及非线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静电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概念及其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特殊准光学谐振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发展了相对论空间电荷波理论和自由电子激光的空间电荷波理论。近年来又提出了电子注-波-等离子体三体互作用理论提出了离子通道混合不稳定性理论及离子通道电磁波泵自由电子激光及其理论,并发展了微波等离子体激发准分子激光的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查看详情

钟万勰

研究领域

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专家。原籍浙江德清,1934年2月24日生于上海。1956年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系毕业。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发现潜艇耐压锥、柱结合壳失稳的不利构造形式。70年代与小组基于群论研制了大量工程应用软件,并主持研制了三维大型有限元系统JIGFEX/DDJ。80年代提出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的结构优化算法及DDDU程序系统提出结构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继而又提出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相应的参变量二次规划算法用于弹-塑性变形及接触问题,是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1989年以来,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相模拟据此又提出了弹性力学求解新体系与精细积分的方法论。

查看详情

赵淳生

研究领域

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38年11月生于湖南衡山。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航空航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所长、精密驱动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振动工程技术和应用研究。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自校正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发展了电动式激振器设计理论、多点激振试验和机械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开发出多种激振器并得到广泛应用。

查看详情

熊有伦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专家。1939年4月20日生于湖北枣阳。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制造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精密测量、机器人操作、计算机几何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精密测量的极差极小化理论,提出了形状误差、轮廓误差和位置误差评定的“最小区域”统一判别准则和计算机智能仲裁方法在机器人动力学和轨迹规划方面,建立了基于J-函数的碰撞、干涉检验方法,为机器人分析和运动规划提供了统一的准则和方法开发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较好解决了机器人应用工程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点接触约束的机器人操作定性分析理论,为机器人操作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查看详情

陈祖煜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1943年2月生于重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生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

查看详情

严陆光

研究领域

工程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电工学家。原籍浙江东阳,1935年7月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在中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建成了储能6×107焦尔的合肥7号常温电感储能装置。领导研制和建成了中国第一台托卡马克CT-6的电磁系统,参加了合肥8号托卡马克CT-8的设计和意大利强磁场FT托卡马克的调试。在超导电工方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成多台实用超导磁体,做为访问学者与客座科学家,先后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核聚变中心,德国卡尔斯卢厄核研究中心与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核聚变工程与应用超导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杨叔子

研究领域

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None

杨叔子职称:教授邮箱: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30余所高校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荣获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开设课程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立足于机械工程领域,把机械工程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致力于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交叉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省部级科技奖20项,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种。获级、省部级教学、图书重要奖励13项。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百余人获博士学位。倡导在全国高等教育中特别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国内百余所院校与有关单位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二十余万人次的听众。由他任编委会主任、汇集国内高校人文讲座精品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已发行数十万册。发表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近百篇。

查看详情
共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