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第二篇 向科学进军:完善学科体系

(1949—1978)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毛泽东《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63年12月16日)

科技规划 助力学科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科技事业的新起点,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恢复并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科技期刊迎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期刊仅约有50种,部分高校继承或恢复了晚清或民国时期的老牌期刊,部分老牌科技期刊得以保留并继续出版。1950—1959年,我国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同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确立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科技工作蓬勃展开。十年间,高校科技期刊复刊15种,创刊117种,截至1965年共有科技期刊约465种,所覆盖的学科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体系。科技期刊成为助力科学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成果都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熠熠生辉。

“文化大革命”时期,期刊界遭受了巨大破坏,大量科技期刊停刊。1966年后仅剩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地球物理学报》《动物学杂志》《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电子技术》《无线电》等少数科技期刊也大多在1967年被迫停刊。从1967年至1970年间,只新创办了极少数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科技期刊;从1971年到1972年创刊或恢复出版的数十种科技期刊,也多是不定期出版。

1973年1月10日,《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纪要(草案)》经国务院批准通过,毛泽东作了关于出版大学学报的指示,科技期刊逐步得到系统恢复。

党的领导

1949年

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6年

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党组《关于征求〈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意见的报告》

1958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1962年

周恩来作《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

196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关于1963年—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

1977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徽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节录

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合影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

创刊时间轴

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

1950

厦门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

1952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

1957

航空知识

航空知识

1958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1973

遗传学报

遗传学报

中国激光

1974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

1976

重要科技期刊

《科学通报》:郭沫若为创刊号作《发刊词》

《力学学报》:钱学森创办并任首任主编

科学家与科技期刊

袁隆平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屠呦呦发表《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历史上的科技期刊

《科学通报》刊载《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报告书》

毛泽东给《化石》杂志编辑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