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

第一篇 救亡图存:擎起科学旗帜

(1921—1949)

人们为着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里得到自由。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0年2月)

科学民主 救亡图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呼声日高,科技期刊应运而生。至1919年,共计创办了百余种科技期刊,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贡献卓著。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科技期刊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文理综合到科技综合、专业化的过程,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

辛亥革命后,革命浪潮日渐高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科技期刊随着“科学救国”呼声的高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创办了工、农、林、水利等领域的科技期刊,诸如《中国工程师学会报》(1913)、《观象丛报》(《气象月刊》,1914年)、《农学杂志》(1915)等。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通过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促使期刊出版更趋活跃,《江西省农会报》(1916)、《电界》(1917)、《农学月刊》(1918)、《江苏水利协会杂志》(1918)、《河海月刊》(1918)等先后问世。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中国由此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民主、科学旗帜的感召下,除了以普及为特征的综合性期刊(如《科学》(1915)、《科学画报》(1933))继续刊行外,专业学术期刊群也开始形成,科技学术团体办刊成为趋势,涌现了诸如《中国地质学会志》(1922)、《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1923)、《中国天文学会会报》(1924)、《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25)、《中国生理学杂志》(1927)、《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0)、《水利》(1931)、《中国物理学报》(1933)等。这些科技期刊的创办,极大地推动了科学事业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科技期刊的出版。1940年先后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和自然科学院,培养科技人才。解放区创办的科技期刊,包括《生产导报》《国防卫生》《卫生月刊》《通信战士》《西北医刊》《西北卫生》《边区卫生》等,这些期刊既宣传普及了科技、卫生知识,也直接服务于抗战的需要。

党的领导

1940年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和自然科学院,毛泽东出席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讲话。

1942年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创刊时间轴

中国地质学会志

中国地质学会志

1922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1925

中国生理学杂志

中国生理学杂志

1927

科学画报

科学画报

1933

国防卫生

国防卫生

1939

通信战士

通信战士

1940

重要科技期刊

《通信战士》

1940年1月1日创刊,是延安时期中央军委三局创办的刊物。

《国防卫生》

1939年11月20日创刊,,毛泽东题写刊名。

《中国地质学会志》

1922年1月创刊于北平,由中国地质学会印行。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1925年创刊于南京,中国气象学会主办,1941年更名为《气象学报》。

《科学画报》

1933年8月创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科普期刊。

科学家与科技期刊

李四光发表“地质力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