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武

南通纺织学会

982年初南通纺织工学院毕业分配到南通毛纺厂织厂工作,先后担任轮班长、技术员、车间付主任、主任,1992年起任副厂长,负责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2001年调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纺织产品开发和科技、实践教学管理等工作,先后担、科产处处长助理、纺织系副主任。从1993年聘为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毛麻专委会委员,并兼任省粗毛纺、毛毯学组组长,1999年当选为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2006年当选为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10年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个人会员,常务理事;聘为中国毛纺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40年来,一直从事纺织专业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过多项纺织新产品开发和科技的开发攻关项目,到目前为止,作为第一发明人已取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多次获江苏省纺织技术创新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写学术论文、专题成果报告60多篇,发表在各类期刊杂志上有30多篇。其中,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纺织学报》、《棉纺织技术》、《毛纺科技》等有20多篇,承担市级以上有各类科技项目、课题十多项,全部通过验收。作为鉴定会专家,参加部、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参加行业新标准的审定及市级名牌产品评价等活动。2018年6月起聘任为南通纺织学会驻会秘书长。先后评为南通市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查看详情

刘冰灵

闽江学院

一、研究方向 功能性材料的制备、开发与产业化研究。 二、科学研究 2021年福建省引导性项目《耐极寒高保暖气凝胶锦纶长丝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021H0056】,负责人。 2020闽江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多功能复合聚酰胺纤维的制备》,负责人。 2020闽江学院校长基金项目《荧光色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指导老师。 三、所获荣誉 2019.09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020.11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2018.10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2017.1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 2020.12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利奖(专利第一发明人)。

查看详情

彭超

福州市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彭超,担任福州市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建省工研苑塑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福州塑料科学技术研究所中试工厂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福州市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建新科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福州市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建省工研苑塑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福建新科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主要完成:2021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1福州市揭榜挂帅项目、2022年中央科技引导地方项目。

查看详情

陈庆华

研究领域

环境友好材料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

陈庆华,男,福建泉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校长、福建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院长;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主任;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塑料加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双百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查看详情

陈登龙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研究院

陈登龙,男,博士/教授级高工,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院长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天然产物、生物能源、环境修复、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纤维、胶粘剂与塑料助剂等产品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研究。主持或主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30多件。管理统筹泉港石化研究院的行政事务和科学研发工作,带领研究院承担各级政府科技项目100多项、申请专利100多件(其中授权60多件),获批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及泉州市A类新型研发机构等荣誉,承担着福建省合成树脂功能化树脂重大研发平台、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6·18协同创新院先进高分子材料分院等重大研发平台。

查看详情

夏兆鹏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1.研究方向: 纺织品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天然纤维改性及其纺纱性能、纱线纤维集合体力学性能、纺织品新型检测方法及自动化、纳米纤维素及应用、高性能绳索应用研究、纺织品功能性整理技术、木材纤维功能化应用、木材树种鉴别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1项、山东省博后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质监局科技攻关项目4项。编写专著2部,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起草国家标准、联盟标准3项。Textile Research Journal,《东华大学学报》、《Jonur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等期刊的审稿人。 2.教育背景: 1999/09--2003/06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学士学位; 2003/09--2006/03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硕士学位; 2006/03--2009/09 东华大学纤维工程博士学位; 2013/07-2018/11 如意集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3.荣誉及获奖情况: [1] 山东省质检系统2009年纺织品技术比武第一名 [2] 2009年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青年岗位标兵(全省纤检系统仅1人) [3] 2010年度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技能大比武”个人优胜奖,团队三等奖; [4] 2011、2012和2014年度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5] 2012年,博士论文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学位论文)”; [6] 2013年度山东省质监局嘉奖; [7] 2014年,获得“2013-2014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红木类)”(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8] 2015年度山东省质监局嘉奖; [9]2017年山东省纤维检验局最美青年(山东省纤维检验局); [10]2017年全省质监系统 最美匠心青年(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1]2017年省直机关“最美青年”(省直机关工委)。 4.工作经历: 2009.9-2018.1 山东省纤维检验局山东省红木产品监督检验中心 主任; 2018.1-今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5.部分专利: [1]夏兆鹏,俞建勇等. 一种物理精细化黄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171279.X(已授权); [2]夏兆鹏等.木材软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110271076.4(已授权); [3]夏兆鹏等. 一种木材微观切片软化试剂软化效果测试仪器及方法. 201310226091.6(已授权); [4]夏兆鹏等. 檀香紫檀和染料紫檀木材及其制品的鉴别方法. 201610108169.8(已授权); [5]夏兆鹏等. 深色名贵硬木及其制品的鉴别方法.201610107700X(已公开)。 [6]刘丽芳,李莉,夏兆鹏等. 一种硫酸-机械分离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方法. 201710415824.9(已公开); 6.标准 [1] 韩丽 夏兆鹏等. 《再加工纤维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GB/T 32479-2016; [2] 主要起草人之一.《红木》 GB/T 18107-2017; [3] 主要起草人之一.《木材鉴定图谱》 T/CNFPIA 2001-2018(团体标准)。 7.技术应用: (1)研究开发成功 《纤维含量定量分析计算系统》,保证计算结果准确的前提下,使纤维定量计算时间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为30秒左右,目前该程序已经推广使用。 (2)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硬木材软化试剂,软化时间比传统软化剂缩短了30-60%,目前已在质检系统和科研院所推广使用。 (3)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材软化评价方法及抗切力测试仪,结束了该领域靠经验评价软化剂软化效果的历史,开创了此领域仪器化评价的先河。 (4)研发成功珍贵木材及其类似木材的快速、微损(仅用100mg)检测技术,大大提高了珍贵木材的鉴别准确度和效率。该技术采用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提取木材心材抽提物,找出其提取物种的特征化合物从而鉴别珍贵木材树种,可鉴别降香黄檀(黄花梨)、檀香紫檀(小叶紫檀)、交趾黄檀(大红酸枝)等珍贵木材。

查看详情

姜会钰

武汉纺织大学

姜会钰,男,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曾获2015年度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016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2017年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之光奖教金”。学科专业方向: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研究方向为天然染料的应用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现代染整工艺理论及生物质纤维及清洁染整技术。已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20篇、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

查看详情

姚金波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姚金波教授主要从事纤维结构、性能与纺织品功能、实用质量间的关系;新型纤维加工技术、整理技术与特种纺织品;纺织品的功能整理。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天津市支撑计划项目、天津市面上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企业支持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省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研究生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近五年来申请专利8项,授权 5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余篇。 学科专业: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研究方向:纤维结构、性能与纺织品功能、实用质量间的关系;新型纤维加工技术、整理技术与特种纺织品;纺织品的功能整理。 学术兼职:教育部轻工与食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技术委员会委员 留学经历:日本福井大学 博士后期研究与学习 美国 田纳西大学 无纺织物中心(TNADEC)进修 个人简介: 自1983年开始从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领域研究以来,重点在纤维结构、性能与纺织品功能、实用质量间的关系,新型纤维加工技术、整理技术与特种纺织品,纺织品的功能整理等方面展开研究与教学。 始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多年来承担了多项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研究项目;承担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注重对理论的充实与完善,多年来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编著并出版了1本著作、参编其他专业书籍3部;参加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一分册))、部级“十五”规划教材(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二分册))的编写工作;指导研究生多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作为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全国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参与教指委承担的教育部课题(轻化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轻化工程专业规范);作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和组织学会专业委员会活动;作为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委员,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加了商务部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项目——出口针织品标准技术指南的研究与撰写工作,本“指南”目前已向全国公布与实施;作为“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外聘中心副主任,参与羊绒制品生产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标准的制修订、羊绒制品发展战略研究等系列工作。

查看详情

王潮霞

江南大学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博士,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智能纺织化学品研究室主任、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纺织材料表面改性原理及其智能响应性研究、智能可穿戴柔性纺织材料技术研究与应用、纺织品印染理论与环境友好染整工艺及助剂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完成专利成果转化14项,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高性能纤维材料、纺织纳米功能材料及石墨烯功能纺织材料等领域有密切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查看详情

卜广久

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江南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硕士。现任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技术厂长兼研发主任。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印染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校外指导老师。主要从事纺织品功能染料的精细化加工和应用技术研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主持和参与多项技术研发项目。主持开发的产品完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2项,通过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6项;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1项。

查看详情
共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