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慈

北京邮电大学

吴慧慈,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空地融合安全组网,无线接入安全、安全博弈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IEEE JSAC,IEEE IoTJ,IEEE TWC等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入选中国通信学会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查看详情

吴必胜

清华大学水利系岩土工程研究所

吴必胜,清华大学水利系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工程研究所所长,2017 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和美国岩石力学协会“未来领袖计划”。分别于2002、2005及200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清华大学固体力学硕士、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1月到2012月1月在澳大利亚CSIRO(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晋升为长聘研究员一直工作到2018年8月入职清华大学。目前研究方向为海洋岩土工程,涉及海工结构-基础-土体相互作用、基于地震波的海底岩土层特性反演、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等。主持、参与澳大利亚政府、CSIRO、工业界科研项目10 几项;发表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 收录60篇;作为5 期国际SCI 杂志特刊客座/领头客座编辑;20 余次被邀请作为国际、国内会议组委会成员及分会场主席;作为30 余SCI 国际期刊审稿人。现任中国海洋学会深海技术分会理事及秘书长、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控分会常务理事。

查看详情

吴 坤

中关村软件园穿墙侦察雷达

吴坤,男,中共党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18岁参军入伍,先后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服役期间获得嘉奖、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员、军事科技创新之星、学雷锋先进个人等团级别及以上表彰十余次,负责主持和参与军内科技创新项目8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外观专利2项,另有2项发明专利处于公开状态。

查看详情

翁凌霄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教学科研工作部

学习经历: 2018.9-至今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博士在读 2010.9 -2013.3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工学硕士 2005.9 -2009.6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1.5-至今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教学科研工作部副部长 2013.9-2021.5 南昌工学院 科技处副处长 2013.3-2013.9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研发工程师 2009.8-2010.7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奖”、“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南昌工学院“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南昌市优秀科普志愿者”称号。江西省政府奖学金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交流中心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2项、江西省重点新产品1项、3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1项、南昌市科技局课题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1项;参与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1项、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1项;编制企业标准1项,申报获批江西省重点工程实验室1项。

查看详情

闻洋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工程

近年来,获得各种奖励12项,发明专利12项,科技成果转化5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82篇,EI、SCI检索收录39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50余项,科研进款1100万元。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包头市优秀教师和包头市“5512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称号,是“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和“鹿城英才”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建筑结构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重点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审查专家,中国建筑修缮改造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工程诊治与运维分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专家,内蒙古教育厅专家库技术专家、内蒙古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包头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

查看详情

王志京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测试院

学习经历: 1999~2003 石油大学(华东)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2015~2018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经济学(经济管理) 工作经历: 2003~至今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 任工程主持人/检测室副主任/专业院副院长、专业院长 2006~2009年 广州地铁2/8号线、六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北延段、广佛线第三方监测负责人; 2009年~至今 先后担任北苑东路下穿城铁顶进涵及城铁便线工程北京地铁13号线北苑~望京西区间第三方监测、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地铁二号线信息化监测、南水北调总干渠下穿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第三方监测、京包公路上跨地铁十三号线斜拉桥工程第三方监测、北环水系顶推式框架桥上跨机场线东直门~三元桥区间第三方监测、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1A2联络通道工程、159系列工程、基坑(A2、B2、B4)工程邻近及穿越施工对地铁6号线的第三方监测、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第三方现状检测、安全评估与监测JZSGJC-4、5标段等等近百项涉及地铁保护区监测的项目负责人、技术审核人。 正在参与编制《穿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支座修复更换技术规范》; 实用新型专利7项目,软著两项《首都机场线监测信息反馈平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安全管理系统》; 工程获奖: 中国测绘学会(金奖/科技进步奖)/北京测绘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优秀工程奖)/工程勘察协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城建集团优秀工程

查看详情

王泽强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结构工程专业,现就读于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在职博士。2005年8月入职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来,一直从事预应力钢结构、结构监测及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曾担结构工程所技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等职务。主持或参与国家、住建部及北京市科研课题15项,获得十余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科研成果为依托,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2022世界杯主体育场等国内外400余项工程的索结构施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等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4项,北京市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6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地方、行业及团体标准6项。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及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副理事长、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索结构专业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北京建筑大学特聘教授、《空间结构》编辑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查看详情

王玉玉

植物保护学院

王玉玉,1987年1月生于河北吴桥,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脉翅总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天敌昆虫开发利用、农林昆虫分子鉴定及谱系地理学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省引进留学归国人员项目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Cladistics(ESI高被引论文)等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科院大类二区以上8篇)。

查看详情

王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羽长期从事土木建筑工程领域适老环境设计与研究,在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实践、标准编制、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系列创造性成果。2015年至今,主持或参与国家与省部级课题9 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标准6 部;发表论文30 余篇、取得专利14项。 牵头组织建设我国首个老年人环境行为实验平台,即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已实体运行7 年,通过开展大量实验研究,积累包含老年人体参数、环境行为参数、环境风险因素模拟数据等四个类别千余组数据,建成我国本土老年环境行为数据库,逐步形成对标准制定、适老空间与部品开发的数据支撑。同时,积极推动跨界联合,于2018 年建设深圳央企联合智慧养老实验室,2019 年牵头组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人健康环境专业委员会,在建立实验室联盟、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成就突出。

查看详情
共14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