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移动加工关键技术

大型复杂构件是大型飞机、航天装备、海工装备的核心部件,通常具有尺寸超大、工位繁多、高长厚比等特点,且制造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大型复杂构件超大的尺寸、特殊的结构形态以及严苛的工艺要求对制造装备和工艺保障技术均提出了严峻挑战。团队攻克了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移动加工关键技术,提出了大型复杂构件移动机器人自律加工新方法,构建了大型复杂构件高效高精度拼接测量新框架,建立了大型复杂性构件机器人加工精度保障新机制。相关技术支持了航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磨抛系统、风电叶片机器人打磨系统,高铁白车身机器人磨抛系统的研发,有力支撑了大型复杂构件核心制造装备的发展。 团队研发的“测量-规划-加工”一体化移动加工机器人设备能够实现大型复杂构件的高精高效加工。相对于现有人工加工和固定式加工设备,团队提出的移动机器人技术利用了机器人高灵巧性优势,攻克了移动机器人加工系统的自律控制、多机协同和高精度测量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机器人可达性、自主执行和加工精度控制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零部件(如风电叶片、高铁车体、飞机蒙皮)的高精高效加工中有巨大应用潜力。

华中科技大学

RISC-V 内核大容量低功耗 MCU 芯片

该系列 MCU 芯片采用 32bit 国产 RISC-V 内核,主频 144MHz,集成 FPU,支持 DSP 指令。集成512KB嵌入式加密Flash、144KB SRAM、丰富的高性能模拟功能模块及通信接口、电容式触摸按键,内置主流加密算法硬件加速引擎。增强了系统安全设计:集成真随机数发生器,采取存储加密和校验机制,支持多级存储保护。采取了工业级高可靠设计:支持-40 ~ 105℃温度范围,支持Flash 10万次擦写。具有高能效比、高安全、高可靠的特点,可满足主流消费和工业级物联网终端的需求。该项技术可应用于智能指纹门锁,实现指纹模块或者单芯片指纹门锁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于性能、算法、安全、集成度、成本和功耗等方面的需求。应用于绝大部分电池的应用场景,满足客户对于性能、工作环境、可靠性、安全性和低功耗的要求。可通过较少的外围器件即可实现各类电机控制,能满足客户对于控制算法、成本和可靠性的要求,目前有客户应用于风机、扫地机器人等场景。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芯昇科技有限公司

6G 智简网络关键技术

6G 智简网络以“网极简、智内生”为核心,原创提出“三体四层五面”的6G总体架构和至简无线、AI辅助的空口传输、内生AI、弹性RAN、基于网络数字李生的自治网络、全服务化、分布式自治等6G智简网络关键技术,是由运营商提出的系统性6G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专利150余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国内外顶级期刊论文25篇。 6G 移动网络需要更高的性能指标要求,更多应用场景和更广的能力维度,同时,6G网络也面临网络管理复杂,自治水平低,外挂式智能解决方案效果欠佳,网络灵活性差和网络传输能力接近极限等一系列挑战。高性能、高效、自治、灵活、绿色和低成本是6G智简网络的设计目标。在ICDT融合的新技术趋势下,团队原创性提出“三体四层五面”的6G总体架构和跨域、跨层、多维的6G网络;提出云(CU)-边(AU)两级的至简无线体系和全新的“面向用户服务”的无线网络模型,实现即插即用,按需适配业务需求;提出全服务化的系统设计,通过服务定义端到端的系统,增强服务框架、服务接口,适应网络的分布式组织、服务的智能化调度;提出面向标准协议的6G弹性RAN方案,实现行业专网的灵活化部署;提出分布式自治网络的组网架构,实现组网灵活智能的设计。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5G 网络关键技术、标准制定与规模应用攻关

该项目主导SA服务化网络架构、大规模MIMO等5G标志性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推动TDD成为核心基础和主流。团队提出“5G之花”5G核心性能指标,攻关精准赋形、大规模连续组网等大规模MIMO核心技术,使大规模MIMO成为5G基础核心技术;牵头制定5G SA 系统架构,实现主导通信系统架构标准制定的突破;提出 5G 承载技术 SPN 并成为 ITU-T 新一代传送网技术体系;定义SDAP子层功能,奠定5G网业融合基础;提出时频统一全双工、无源物联网等技术,引领5G演进方向。 上述关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面向个人和行业的5G商用网络及终端中。基于服务化网络架构及大规模天线等标志性技术的5G SA网络,已在全球52个国家的110余家运营商中应用。"5G之花”5G核心性能指标,已在3GPP用于指导5G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标准制定。SPN已在传输网中应用。SDAP协议子层已作为基本功能在5G商用网络部署。5G规模试验规范,已用于5G规模试验,针对测试中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用于基站及终端设备中。覆盖增强、功耗降低、4G/5G双模基站、TDD160MHz大带宽、FDD带宽及频谱共享技术,已用于5G 基站中。用户策略数据迁移、2B/2C独立部署、4G/5G融合组网等技术,已应用于5G核心网。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5G网络关键技术、标准制定与规模应用攻关团队

全国产分散控制系统研制与产业化

本技术研制出我国领先的全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CS)——华能睿渥,实现上下位机软硬件 100%全国产化,系统性能和功能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在国内实现300MW 和1000MW等级火电机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火电控制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华能睿渥DCS系统在福州电厂350MW火电机组完成应用,为全国产DCS,实现了锅炉、汽轮机(含DEH)、发电机的全覆盖控制;在玉环电厂1055MW火电机组完成应用,为百万千瓦级全国产DCS,标志着我国高参数、大容量发电领域核心控制设备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系统已成功在瑞金电厂、新华电厂等13个电厂完成应用,正在对海口电厂、石洞口电厂等20余台套机组进行推广应用。在水电领域,成功完成我国七十万千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示范投运,实现高水头、大容量水电机组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可控。目前,团队正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主可控安全可信DCS,未来,将形成风、光、水、火、核等主要电源类型全覆盖的自主可控产品系列,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水平。

中国华能集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规级大功率快恢复外延二极管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项目采用 P-/N/N-/N/N+ 五层场中止结构,显著提高了 FRED 芯片软度因子,解决了反向恢复过程引起的电压过冲失效问题,同时突破了非均匀少子寿命快速控制技术,通过控制深能级复合中心在硅片内的位置和浓度分布,优化了FRED芯片的高频性能;采用三层复合介质钝化保护技术,交错淀积三层介质形成终端保护结构,使产品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开发了沟槽截止环隔离技术,使芯片在高反偏电压下保持良好的截止状态,极大地降低产品的反向漏电流。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车规级大功率FRED芯片通常与IGBT、MOSFET等开关器件配合使用,广泛用于主驱、空调压缩机、OBC车载充电器等,在电路中做高频、高压、大电流整流,续流二极管用,同时能够在高温高湿严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满足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及稳定性等的特殊要求。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项目产品在新能源充电桩中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电压覆盖200V~ 1700V,电流覆盖15A ~ 300A,适配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解决了快速充电难的问题,产品不会产生发热、易燃等问题,很好地推动了能源的持续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体验。

扬州国宇电子有限公司

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技术

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作为汽车雷达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是国际公认的难以攻克的领域,技术难度高,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毫米波雷达芯片团队基于硅基工艺,实现毫米波雷达收发前端单芯片集成;基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实现毫米波天线封装内集成;建立毫米波传感器芯片测试验证系统,并通过传感器应用验证,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在项目产品研制及产业化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产品及多项相关技术成果,推动这些成果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该技术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驾驶所涉及的自适应巡航、盲点监测、变道辅助、碰撞预警等。也可应用于毫米波感知与成像场景,如安检成像、生命体征监测、交通雷达、工业监控等场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77GHz 毫米波雷达芯片团队

硅光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硅光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其应用由联合微电子中心自主开发,在硅基光电子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其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面向全球发布国内首款基于CMOS平台的设计工具包PDK,并搭载国内针对硅基光电子芯片的EPDA设计软件和基于紧凑模型的器件IP库,核心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国内硅基光电子流片工艺平台缺乏和成套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发布两年多以来,累计为百余家海内外机构和团队提供服务,并支持了多个核心业务的国产芯片的替代进程。 以硅基光电子为代表的光电子集成技术,在数据中心、5G通信、生物传感、微波光子、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以及现实的应用需求。公司大力布局高速硅光引擎、固态激光雷达、光子AI计算等多个领域和技术方向,助力硅基光电子产业飞速发展。针对数据中心光模块应用需求,CUMEC基于自主工艺平台,开发了高速收发引擎,实现了光源、硅光发射芯片、探测器芯片、驱动电芯片的系统集成,硅光芯片有源和无源器件性能都得到大幅提升。针对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对高性能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需求,CUMEC与产业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落地。

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高温合金透平叶片精密铸造技术

高温合金透平叶片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核心热端部件之一。目前国内在役的发电用燃气轮机机组,其透平叶片全部依赖国外进口,是典型的“卡脖子”技术。本团队于2009年正式启动透平叶片精铸工艺自主研发, 2017年完成了自主设计的G50燃机全部透平叶片工艺定型,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现已完成2台份G50燃机示范机组透平叶片精铸件的生产,合格率达到80%以上。G50华电清远示范机组已于2023年1月3日并网发电。高温合金透平叶片是各种燃气轮机的核心热端部件,主要用于发电用燃气轮机,包括联合循环发电、分布式能源、燃机热电联产等;工业燃气轮机,包括钢铁行业焦炉煤气燃气轮机等;舰船用燃气轮机;远海油气开采用燃气轮机;天然气远距离运输管道增压用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等,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微功率直线泵元件及热管理系统技术——直线流体技术

直线流体技术是基于力场、电场、磁场、热场、流场等多物理场深度融合理论,创新提出的一种具有螺旋环流体结构、流体动压支撑悬浮、功率密度高和流体直线运动功能的新型流体技术,在能源与动力转换之间,彻底打破了轴系、密封结构的技术瓶颈,无需传统的电机+轴+流体机械等复杂结构,既能实现小体积、长寿命,也能达到高安全、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效果。 无轴泵喷推进器,是直线流体技术在舰船电力引擎上的应用,其产品明显具有高航速、无限深、低噪音优势,不仅提升了无人船的续航能力,而且突破了水下机器人水深1500米0能耗的技术瓶颈。冷液直线泵,是直线流体技术在流体液冷循环上的应用之一,主要用于电池热管理、数据温冷、5G/6G 射频芯片液冷、充电桩冷却、储能液冷等方面,相比传统元件体重下降 50%、寿命提升两倍、噪音下降到 45dB的优势,非常适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管理,及“东数西算”工程的温冷系统的狭小空间。

深圳市邦荣机电有限公司

共3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