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发布

发布时间: 2024-05-20 08:42:57

20
1144

      5月19日,南开大学携手华为公司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第一篇章——“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篇”。

  该“行动计划”是南开大学依托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并陆续推出的,以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培养智能时代公能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行动计划”分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篇”“人工智能技术设施篇”和“人工智能管理服务篇”。

  “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篇”主要包括三大任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其中,在课程体系方面,南开大学精心打造了130余门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从“通识基础”到“专业进阶”再到“多元拓展”的渐进式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智能时代终身学习的能力。

  产教融合平台方面,南开大学将继续深化与华为的产教合作,在建设南开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基础上,持续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信息技术领域,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旨在造就一批能够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同时,将人工智能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实践。此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学者的引领作用,围绕培育“通识、通智、通用”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华为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协同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联盟,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南开大学着手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机制,成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交叉课程、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聘任首席专家;统筹全校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聚焦关键要素建设,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汇聚全校人工智能优质师资,组建跨学科高水平师资团队;构建面向所有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群和面向各学科(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X”学科交叉课程群;系统打造“人工智能+微专业”及人工智能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等多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全面促进跨专业学习,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