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全国首个“五圈融合”的创新协作网络建成,环五山集聚五大经济圈顶尖技术经理人

发布时间: 2024-05-08 14:28:28

29
999

当前,我国已形成京津冀首都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菱形布局,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在的“中三角”区域也逐渐朝经济增长的“第五极”发展,五大经济圈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中三角”区域五大技术转移核心枢纽城市,打造“五圈联动,强强联合”的跨区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将极大地促进五大圈的原始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发展,并将有效发挥技术领先地区的辐射效应,引领和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加速各区域创新融合发展,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强劲增长动能。

4月18日上午,创新协作网络技术经理人50人闭门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聘任仪式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以下简称“天河基地”)成功举办。探索跨区域的创新合作新模式,共议共建技术经理人跨区域协作网络,推动技术经理人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区协作,汇聚来自五大经济圈的技术经理人,融合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打造全国首个“五圈融合”的创新协作网络。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李江,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晓曦,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黄凯旋,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宋爱平,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杭州、武汉、西安、深圳、珠海、佛山、南京、香港等全国各地技术经理人代表出席会议。

以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

全国协作共促高水平成果转化

2023年2月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了新的动员令,要求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建设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

广州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制定出台科技成果转化“1+N”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市场阅卷”的科研成果供给机制,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4月10日,16届66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包含强化市场需求牵引、提升成果供给水平、增强服务体系效能、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以突破性举措解决面临的迫切问题,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成果发现、技术对接、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技术经理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广州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做出贡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李江在致辞中提到。

创新协作网络技术经理人50人闭门会议围绕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作用、技术经理人知识体系构建与能力评价、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建设、技术经理人职业场景建设与激励机制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李江、赵晓曦、黄凯旋为30位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中三角”五大经济圈的技术经理人杰出代表颁发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聘书,共同助力研究院概念验证、需求与成果对接、技术经理人培训等相关工作更上一层楼。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李江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李江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晓曦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晓曦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

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黄凯旋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黄凯旋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颁发聘书。

“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力求培育更多优秀的技术经理人,并建立全国技术经理人网络。研究院高级顾问的加入,必将进一步提升研究院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提高我们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能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共同推动广州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江说道。

2023年9月7日,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正式揭牌。经过半年的筹建,研究院已经开始正式运作。

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是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及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共同发起成立。研究院以“技转人才开发器,科技成果孵化器,技术转移加速器,创新主体服务器,资源要素链接器”为使命,旨在推进技术转移人才培育和生态体系建立,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在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将科技创新的“潜能”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技术经理人的培养,核心是以‘用’为导向,以解决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和传统课程培训、证书颁发的技术经理人培养模式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为技术经理人提供大量的业务场景来进行‘实战’性培养,全面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说道。

技转论坛大咖云集建言献策

五大经济圈案例分享协作共赢

从地域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是协同发展的产物,以大湾区为起点联动五大经济圈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新想象;从主体上看,当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技术经理人通力合作,方能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所以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四位技术转移领域国内知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并围绕“跨区协作”,五大经济圈的六位技术转移代表就各地技术转移典型案例进行了分享。

技转论坛

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秘书长、“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张璋就“海外技术经理人协作机制建设实践”进行演讲,着重介绍海外技术转移人才的应用与培养、技术经理人培育工作基础情况、技术经理人培训业务体系与重点产品、技术经理人培训知识体系开发相关内容。

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围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实践探索与建议作了汇报演讲,他表示概念验证应基于市场需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风险,验证科技成果的最小可行性产品构建聚焦于早期科创项目的生态体系。

国际认证技术转移专家(RTTP)、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特聘专家、华润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骁就“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育方法”发表主题演说,分析对比了国内外高校专利产生数量及收益水平,提出成果转化是可规划培育的发展路径,表示应培养科研人员具有企业家一样思维方式。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武思宏进行了“技术经理人能力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介绍了主要国家对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发达国家技术经理人产生与发展和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有关现状,提出应实现“培训-使用-评价-职称评审”人才梯度化生态路径,真正链接技术经理人职业场景。

跨区协作

北大科技园助理总裁、北领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宋琪进行了主题为“有组织科研转化”的演讲,介绍了北大“立足学科建设,部署有组织的科研与转化”的相关实践,提出设立异地研发机构,异地科研机构能够提供办学空间,回流办学经费,反哺科研与学科建设,汇聚人才、项目、服务等要素,推动大学与区域政府融合发展。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韩鹏就“环重科院创新生态圈建设”进行主题演讲,介绍了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思路及实践,包括依托区县园区挖掘企业“真”需求、开发面向不同用户的服务产品、加快概念验证中心体系建设等做法。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副主任林松发表“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成都实践”主题演讲,着重对成都市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政策解读,从量质双提升、强化赋能、优化执业场景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探索方向。

浙大科技园科创服务中心主任、杭州启真创新创业服务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金星演讲主题为“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有组织推动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介绍了浙大科技园的发展历程,集团科创服务、概念验证中心孵化、成果转化相关案例。

广州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炜基的演讲主题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业态,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着重介绍了成果转化新业态之广医探索,主要包括广州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基地)两大重要平台。

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总经理杨明演讲主题为“湖北省首个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营实践”,着重介绍了湖北省先进纤维材料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以落地为导向的项目遴选机制,以及特色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思路。

据了解,本次创新协作网络技术经理人50人闭门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高级顾问聘任仪式活动的举办地位于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核心区域。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内人才汇聚、高校林立;近百年来,一直是广东省“最强大脑”所在地。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内不仅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50%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国家重点实验室、30%广东省高校ESI全球顶尖学科,还包含了华南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11所科研院所以及16所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实力雄厚。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可以称之为中国技术经理人发祥地,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科技工作者踩着自行车利用周末时间往返于珠三角各地,帮助“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乡镇企业发展壮大。1985年5月11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第一次历史性地用“星期六工程师”定义那些利用周末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来自大学、科研院所和国营工厂的兼职科技工作者。掀起了一股为“星期六工程师”正名的舆论浪潮,让技术转移服务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也拉开了技术经理人深度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序幕。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为赓续环五山“星期六工程师”创新精神,天河区为持续开展系列技术经理人培养工作,打造技术交易高地,于2023年在天河基地揭牌设立了“大湾区技术经理人之家”。大湾区技术经理人之家以开放协同为原则,致力于将成千上万名技术经理人集聚起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股合力,目前已吸纳来自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温州、成都、哈尔滨等地区的超200名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搭建全国技术转移转化协作网络,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产业创新生态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天河基地作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成果转化核心的枢纽,将赓续“星期六工程师”的创新精神,大力创新“周末工程师”的方式方法,通过支持多样化的技术培训活动开展,为企业间搭建全方面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企业认知和利用行业现状及前沿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竞争优势,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的优秀工程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应用发展。

【来源】科技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