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鹤壁:聚“链”成势 逐“新”而行

发布时间: 2024-05-08 08:33:48

27
1053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鹤壁经济大海中强劲涌动的一股浪潮。

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近年来,鹤壁市立足当地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较好的实际,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打造新动能成支柱、新优势成支撑、新质生产力成引领的发展格局。

布“链”航天 追梦星辰

从“挖煤炭”到“造卫星”,曾经鹤壁人不敢企及的梦想,如今已渐渐照进现实。

4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鹤壁科创新城的航天宏图华中总部卫星运营中心,工作人员紧盯电脑,正在对“女娲星座”首发4颗雷达遥感卫星——“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从528公里高空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这些数据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快捷优质的监测服务。

从研发、转化,到制造、运营,再到创新应用,打造空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产业集群,鹤壁这座曾经贴着“资源型”标签的城市,正在“追星”的道路上踏步前行。

“去年,我们依托航天宏图发射了‘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等4颗卫星,计划今年再制造发射‘中原二号’等12颗卫星,到2027年完成‘女娲星座’111颗卫星组网。”鹤壁市委书记赵宏宇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以及加快鹤壁卫星互联智造基地等项目建设,为鹤壁这样一个工业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干劲。

据了解,商业航天作为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的航天新业态,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也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

为加快推进鹤壁市数字化转型战略,抢抓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推动卫星及应用产业加快发展,鹤壁市设立了4.01亿元的卫星互联产业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卫星制造、发射、应用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女娲星座”快速组网,抢占卫星产业制高点。

不久前,商业航天产业会议在鹤壁市举行。会上,鹤壁商业航天产业生态联盟成立,成员是航天宏图、天章卫星、航天驭星、中科星云、劢亚科技、一颗星帆、纳新气体、埃洛克、北斗天下等18家企业。同时,航天宏图基于联合鹤壁市应急管理局等9个单位共同研制“1+1+N”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正式发布,推动鹤壁市空天地一体化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了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城管、住建、地震等八大应用场景,为商业航天在鹤壁的应用落地及产业链闭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深耕产业链条,聚力精准招商。“后羿一号”火箭制造、航天驭星数传基带生产制造等总投资70亿元的10个项目在商业航天产业会议上进行现场签约。这些项目从火箭制造、数传基带生产制造、高可靠宇航用FPGA(芯片)到智能激光先进制造、空天动力系统产业合作,将为鹤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产业链商业航天及卫星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在先期发射卫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集研发、制造、测试、运行、应用于一体的商业遥感卫星制造基地。”赵宏宇表示,要把商业航天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围绕“星、箭、网、端、用”产业链核心环节,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产业链商业航天及卫星产业生态。

“新”风扑面,“质”感满满。目前,在鹤壁落地的卫星上下游企业近20家,正在洽谈推进企业30余家,2023年全市卫星相关技术合同成交额高达11.76亿元。浩瀚星空,无尽征途,鹤壁发力商业航天“蓝海”风帆正劲!

“链链”集聚 “新新”向荣

在鹤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热潮加速从龙头企业涌向产业链企业。

位于河南特种尼龙小镇的中维化纤从“做好一根丝”起步,专注于做差异化、功能性特种尼龙,依靠创新驱动、借智借力,其生产的尼龙66超细旦工业丝、尼龙66工业短纤产品、尼龙66高强色纱等多种产品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成为国内唯一掌握尼龙66安全气囊丝生产技术的民营企业。

在中维化纤已经投产的高性能尼龙66纤维生产车间里,一颗颗米粒大小的尼龙66切片后,经过干燥、螺旋挤压、熔融喷丝等工序,在300℃高温下通过热辊牵伸定型成尼龙66工业丝。直径不足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却能承受10公斤的拉力10年不断裂。目前,公司已具有年产3万吨尼龙66工业长丝的生产规模,到今年上半年,将成为尼龙66中低旦丝、安全气囊丝等细分领域的世界单项冠军。

为抢抓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淇县依托中维化纤规划建设“一区四园一学院”的河南特种尼龙小镇,创新“链主企业+政府平台+资本助力+产业链”招商模式,推动尼龙新材料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通过这一模式,尼龙小镇实现了裂变式成长,华峰集团、中化资本创投、北京邦维等行业龙头纷纷落地,已累计入驻27个项目、投产19个项目,3年时间由一家占地260亩的企业成长为占地3000亩的尼龙小镇,由一条尼龙66生产线裂变成20多个产品系列,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军工纺织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模布生产基地。

新材料被誉为制造业两大“底盘技术”之一,是基础性产业。随着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突破,更多高性能的新材料成果面世。位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项目一期引进的全自动镁合金、铝合金压铸生产线正在生产,各类合金产品将从这里下线,应用到汽车、电子3C、家居建材等行业领域。

这里是国家、省重点支持的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为倾力培育百亿级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鹤壁市与海尔集团“牵手”共建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并与丹·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及西安理工大学达成合作,协同研发新材料产品,已掌握镁、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压铸结构件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技术,致力于建设集研发、压铸、锻造、挤压、微弧氧化于一体的镁基新材料专业化研发生产综合性基地。

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的落地,是鹤壁市聚焦主导产业需求招龙头、引链条、育生态的缩影。作为全国较早发展金属镁产业的地区和全国重要的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镁基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先后培育了海镁、明镁等一批镁基新材料骨干企业。目前,该区拥有我国唯一的镁及镁合金检验检测中心和仓储交易中心,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吨。全市有镁精深加工企业24家,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吨,建有镁行业研发平台12个,拥有专利230余项,形成了配套齐全、较为完备的镁基新材料产业生态。

未来,鹤壁将在推动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工业试验项目尽快投产的基础上,启动年产30万—50万吨镁基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海骊镁合金轻量化产业园二期、明镁年产5万吨高性能镁合金智能制造等项目,探索镁基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打造“中国镁谷”。

淇水之畔,“新”潮澎湃。新的想法、新的创造,每时每刻都在这片创新的土壤上破土而出、伸开枝丫。一个更美好的鹤壁正在向我们走来!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