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松山湖,创新创业热度再升温!

发布时间: 2024-04-26 10:08:31

29
953

近日,华为Pura 70系列正式上架,部分机型在短时间内瞬间售罄,甚至有网友表示“刚点开页面就没货了”。


1.jpg


当前,华为终端总部所在地松山湖科学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华为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科技潮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数以万计的创新创业人才,正抢抓发展机遇,加速集聚在松山湖“挖金矿”、施才华、展抱负。

4月25日,这座未来之城又将掀起新的热潮,将创新创业的风再次吹向全球。想要探寻这座城“创新起飞”的背后,读懂这些数据很关键。

是什么在塑造一个“热气腾腾”的松山湖?

在松山湖畔,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装置、大平台、大项目建设积厚成势,科技及产业数据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这片土地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活力。


2.jpg


2023年,松山湖R&D投入强度为13.4%,是全国的5.3倍、全省的3.9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7.6%,同比增长38%;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4家,高企存量达755家,实现三年番一翻目标。

截至去年11月,松山湖规上工业企业26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15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累计26家,全市排名第一;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累计196家,全市排名第一。


3.jpg


这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科技创新投入占园区财政支出的20.12%。

优质企业为人才成长提供沃土,人才的加盟为优质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他们在互为依靠,相辅相成,让松山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之城”。

松山湖在全市范围内人口不算多,但集聚着千千万万个爱拼的“追梦人”。数据显示,松山湖总就业人口约22.2万人,平均年龄29岁,青年人(45岁以下)占总就业人口94%,本科学历及同等能力以上人才占总就业人口56%。其中包括55名院士、92名各类国家级人才、3500余名海外人才、637名东莞市特色人才、2800名东莞市优才卡持有者。


4.jpg


不久前,一场总报名人数超4.2万人、报名选手覆盖全球20个国家的“年度盛会”——2024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半程马拉松圆满举办,相较往年,今年松马参赛选手中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占比明显提升,来自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园区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跑步爱好者,以及逸动科技、高驰等本土科创企业跑团纷纷亮相,在“最美赛道”秀出“科技范”。

活动还吸引了来自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等地人员参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跑团也现身赛场。


5.jpg


在“人潮汹涌”的背后,不仅是人们对所在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也是外界人群向往度、赞誉度的综合体现。

同是创新创业,松山湖为何能让人才“狠狠共情”?

原因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有前途,有“高性价比”。


6.jpg


比如,在“家门口”就能做“大实验”——位于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自投入运行以来,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应力检测、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结构、新型高温超导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不久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


7.jpg


作为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比邻散裂中子源,2023年其四大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企业超过400家,创新样板工厂孵化企业超40家,加速推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松山湖一批高等院校捷报频传。位于松山湖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批设立,同步启动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工作,今年9月迎来首期开学;大湾区大学首次获批基础研究类省重点实验室,目前,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


8.jpg


当前,高水平大学与周边的大科学装置、科研院所和科技龙头企业在松山湖加速串珠成链,推动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科学廊带,松山湖科学城在大湾区的“智核”地位正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全年不断档的重磅活动,也在持续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2023年,松山湖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高水平科技交流活动18场,包括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等,共吸引了上百名院士聚集松山湖,获得央视重点栏目时段多次报道。通过聚焦招商落地,创新“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赛制,成功吸引48家科技企业落户,让松山湖持续涌动创新创业热潮。

2023年,松山湖通过制定松山湖科技特派员政策,将园区政策的覆盖面扩大至松山湖功能区235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146名园区内博士或中级以上科研人才与功能区内6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研发。同年,松山湖累计发放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超1.5亿元,东莞优才卡持有者近3000名,成功落地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助力东莞迈向大湾区人才高地。


9.jpg


为了让广大人才加速从“认识松山湖”过渡到“扎根松山湖”,这座科学城的创新创业风潮仍在持续发力。

近段时间,松山湖发布《东莞松山湖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实施办法》,资金池每年总规模达1亿元;发布《东莞松山湖支持技术研发实施办法》,最高补助金额5000万元;发布《东莞松山湖营造创新环境实施办法》,最高奖励500万元……无论位于什么行业、什么规模、什么人群,如日中天的松山湖正在不断地优化打造各类创新创业政策,多种多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该转载内容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接洽;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