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

发布时间: 2024-01-15 16:56:28

30
57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怎么转?1月13日下午,记者从“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第5期圆桌会上了解到,当前,广东民营企业正探索以链主企业为引领,以链式突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链主企业与合作伙伴协同链式数字化转型

“企业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经营体,而是处于一个企业业务关系的链条之中。”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发言中指出,和谐稳定的供应链生态,具备能够应对变化、不确定性等自主性、弹性的供应链生态,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对一个行业、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稳定都是关键因素。构建一个好的供应链生态,离不开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因此,以链式突破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我们发现,仅仅是公司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远远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特别是当下市场的快速变化、全价值链共同协作和效率的不断提升,需要我们和渠道合作伙伴、供应商共同对供应链、产业链进行升级。”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CDO张小懿表示,以往数字化转型相对松散,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多类似于买卖关系;现在需要共同面对用户、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要求从研发、生产阶段就协同起来。

据了解,目前,美的与几千家核心供应商之间已经做到了生产计划、库存、物流精细化协作,双方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更加紧密的协作,做到品质、设计乃至整个链条的协作。”张小懿表示,将继续深化全价值链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深化数据的应用,用数据驱动业务运作,从而产生更大价值。这一过程中,还要公司在国内好的做法,进一步延伸至海外基地公司。

谈及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金江表示,由于上下游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低、成本高,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升级改造能力等。因此,在链主企业带动下的链式转型,一方面有利于对质量管控进行事前介入,高效配置资源,对供应链补链强链;另一方面,链主供方协同作战,有利于确保信息流程清晰准确,信息数字化、共享化,快速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信息等。

中小企业跟随“链主”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数字化向数智化过渡任务量或更大

采访中,不少中小企业反映,数字化转型的前期投入的确较大,但坚持下来会发现,之前投入的成本能够在后续的很多指标上体现出来,比如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质量成本等下降,从而获得客户信任,获取更多订单。

美的集团供应商之一的佛山欣源电子,主营业务是薄膜电容器的研发、生产、销售。2022年开始借助美云智数进行数字化转型,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投入已经达到了3000万元。这一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全公司的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提升,公司也以此为契机加入了美的集团厨电产业集群。

“当前整个大环境都走向了数字化转型,如果我们不转,可能接下来面临的就是丢客户的风险。”欣源电子行政总监梁淑贤告诉记者,跟随链主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能够获得更多好的转型建议和规划;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公司规避一些问题,少走很多弯路。

“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最大的改变,还是习惯和观念上的改变。”梁淑贤表示,以前很多问题反馈到管理者最快也要10天,慢的话要1个月;上线了数字化系统,可能早上发生的问题,下午一点手机就能知晓,公司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设备运转情况,设备利用率也从以前的60%-70%左右提升至80%-90%。

胜业电气是顺德一家做薄膜电容的企业,近年来,在美的GSC平台的赋能下进行数字化转型,公司人均劳动生产率对比2022年提高24.37%,质量一次性合格率整体提升0.26%,订单交付率也实现了大幅提升。

“中小企业在做数字化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因为没什么试错机会,如果投入之后企业看不到成效的话,可能企业就会减少对数字化的投入。”胜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IT部门负责人李启宏表示,目前政府已经建立了很多政策补贴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但还需要链主企业的引领和经验的分享,通过学习交流的形式,减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走的弯路,缩短时间和减少成本的损失。

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震在发言中提出,数字化是必经阶段,但是后续要考虑的任务量更大,怎样为整个运营、运作的决策来服务。也就是说,数字化完了之后,数智化怎么过渡,值得思考。

他认为,无论是信息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最终还是以人为本,还是为了服务于区域、服务于整个人类,缺少这些还是不行。“现在数字化的提升,把普工从紧张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解放出来了以后怎么样把解放的劳动力经过培训,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发展,服务于整个数字化,而不是解放出来失业了。”张震表示。

中小企业有优势,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湾区标准”“湾区模式”

未来新型工业化怎么做?张震认为,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国家区域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从政府层面谋划如何协同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企业很多,基础也很雄厚,中小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形成网络,就将出现新的增长极。从企业、产业到产业链乃至一个场域,在这一过程中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湾区标准”“湾区模式”。

此外,还要精准把握规律,聚焦在“新”字的用力,围绕新模式、新路径,匹配全省的产业布局的图谱,更好地去提升产业集群的链式构成和技术水平,来探索广东经验和湾区标杆;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就是产业链、产业链集群、区域数字化转型为重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积极探索、谋划,争取在全国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方圆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方圆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