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看巴彦淖尔联合采访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23-10-27 11:43:51

30
38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是黄河流域地市党报的共同责任和行动。8月8日—11日,由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主办、巴彦淖尔日报社承办的“相约黄河至北 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看巴彦淖尔联合采访活动在巴彦淖尔市举行。

活动期间,由黄河流域地市党报社长、总编辑和编辑记者等40多人组成的采访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入乌梁素海、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和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实地采访,切身感受到了巴彦淖尔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

 “塞外明珠”焕发耀眼光彩

图片

采访团在乌梁素海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青山、绿草、碧波,落霞与水鸟齐飞,湖天共彩云一色。站在游船甲板上,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住眼前的美景。

图片

采访团在乌梁素海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情况 记者 高晓龙/摄

“漂亮,乌梁素海的美超出我的想象。看到水鸟跟着游船在水面上嬉戏,有一瞬间我感到好像航行在大海上。”山西省吕梁日报社文艺副刊部主任李牧赞叹道。

河南省焦作日报社记者王玮萱没有想到内蒙古能有这么大的湖。“乌梁素海的赤麻鸭现在达到5万多只。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说鸟儿是不会说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儿就喜欢一年四季呆在这里。”她说。

目前,乌梁素海的鸟类有260种左右,每到候鸟迁徙时节,数以百万计的鸟儿在这里休憩、觅食。生物多样性不断恢复向好。2019年,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启动,系统实施七大修复治理工程,为乌梁素海的“生态病”开出一剂良方。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流域生态系统,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真正做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

涌动着“河套粮仓”的希望

图片

采访团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推广现代农业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麦椒套种田的小麦已全部颗粒归仓。刚收完小麦的套种地里,一行行油葵苗被整齐地栽种在麦茬中。


走进园区,采访团成员对小麦套种辣椒、麦后移栽油葵的立体种植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从选种到销售,一一问个明白。

图片

采访团在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了解推广现代农业情况 记者 高晓龙/摄

“这辣椒非常好吃。”在品尝辣椒后,山东省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玄志刚说,“我们聊城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同时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巴彦淖尔这种小麦套种辣椒、麦后还种油葵的模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模式提质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

山西省阳泉日报社副总编辑邢立芳说:“这里推广的小麦套种辣椒,麦后还种油葵技术,实现了‘一地三金’。通过农业科技人员介绍,感觉到这里的农业工作者非常有激情、有干劲,大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有一些走在了全国前列,真的不容易。”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推动乡村振兴、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平台。

巴彦淖尔市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展示等内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13个,其中,市级园区23个、旗县区级园区90个,核心区面积约2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00余万亩。园区内开展品种选育、高效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创新试验108项,开展小麦套种辣椒等技术模式示范45项,遴选推广新品种130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8项,园区产量预计提升5%,效益提升10%以上。

风吹过园区里的一片片田地,涌动着的是“河套粮仓”的希望。

逐绿而行 让荒漠变林海

图片

采访团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走进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满眼苍翠,鸟鸣声声,空气里还有点甜甜的香气。了解到这里几十年间从碱滩、荒滩到绿树成荫的生态屏障的巨大变化,采访团成员感慨良多。

“我感受到这里的人民群众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治理方面的不懈探索,也看到了巴彦淖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陕西省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孙文珍说。

“今天我们来到乌梁素海、国营新华林场,看到了湖光山色、鸟翔鱼跃、绿树成荫的美景。山水林田湖草沙在巴彦淖尔相依相融、美美与共,构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可以说巴彦淖尔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党群部主任何军说。

图片采访团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国营新华林场成立于1960年,身处河套平原腹地。建场前,目之所及全是沙丘、荒滩、盐碱地,刮个风连眼窝都睁不开,风沙危害非常严重。当地人常说:“只见春天籽下种,不见秋天收庄稼”。

面对“沙进人退”,林场人在沙地荒地上植树造林。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林场将防沙治沙作为主攻方向,开始大规模造林治沙。

从2012年起,林场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二期、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工程。

肩扛、手挖、吃住在沙地,风沙大时碗里经常刮进沙……经过三代林场人接续奋斗,累计造林3.9万亩,植树430万株,栽植乔木林1.7万亩、灌木林2.2万亩,沙地面积由上世纪六十年代的2.15万亩缩小到0.5万亩;林场附近两个湖泊的水面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700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5.6%增加到现在的65%。

农田实现稳产、高产,科技化巡护、机械化造林、成立专家工作站……六十年的坚守让国营新华林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

图片采访团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了解灌区现代化建设情况 记者 高晓龙/摄

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运行状况和信息化建设令大家赞叹。在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巴彦淖尔人苦干实干的精神打动着大家。

 “站在‘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上,聆听着河套平原从无坝自流、多口引水,到一首制灌溉梦想实现,孕育出‘塞上江南’的伟大实践,我感到非常震撼。”陕西省商洛日报社总编辑南书堂说。

图片

采访团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了解灌区现代化建设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河南省濮阳日报社金堤副刊主编刘文华告诉记者:“在雄伟壮观的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了解到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自此形成,并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看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灌溉体系推动着河套平原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令人难忘,让我们对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信心倍增。”

“来到美丽的巴彦淖尔,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人民跟定西人一样,都具有苦干实干加巧干的智慧。造福河套的二黄河、乌梁素海,跟润泽定西的引洮工程一样,都是两地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历史见证。”甘肃省定西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朱红霞说。

图片

采访团在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了解黄河水利文化 记者 高晓龙/摄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近年来,通过节水控水和信息化建设,让历史悠久的千年河套,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河套灌区灌溉工程为地方农业发展用水提供服务,为黄河内蒙古段防洪安全和水质安全提供保障,也为华北地区生态安全提供支撑。

浩瀚大漠变身“绿色宝藏”

图片采访团在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走进乌兰布和沙漠,采访团乘车沿着穿沙公路一路向西南。路两边,防沙林绿树成荫、茂密繁盛,站在高处望,成片的绿色植被颇为壮观。

图片

采访团在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在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介绍了磴口县一代又一代人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持续开展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积极探索治沙与致富的结合点,变“沙害”为“沙利”的过程。

河南省濮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吉子文一路走一路拍,他深有感触地说: “以前以为沙漠腹地应该是一片黄沙,可今天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绿洲,这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治沙、发展沙产业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巴彦淖尔人接力奋斗,治沙成效很明显。”

图片

采访团在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了解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情况 记者 胡东育/摄

“在磴口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我看到穿沙公路两侧柳树成行、绿意盎然,绿色锁住了乌兰布和沙漠东侵;利用沙漠资源,巴彦淖尔还培育出圣牧这样的优质奶企,成就了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这些实践表明,巴彦淖尔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市情的特色防沙治沙道路,创造了点沙成金的绿色奇迹。”陕西省商洛日报社总编辑南书堂说。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乌梁素海流域上游,总面积506万亩,其治理关系到黄河和河套平原的安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是认识到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巴彦淖尔就持续开展乌兰布和沙漠治理行动,历经几代人,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环境全面好转。

“拥抱”大漠向绿前行。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巴彦淖尔在传统沙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以肉苁蓉、沙漠葡萄、光伏治沙、沙漠有机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建成圣牧高科等多座现代有机牧场;建成占地近2万亩、装机容量37万千瓦时的林光互补治沙示范区;引进腾晟、诺民等葡萄产业企业多家……2020年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讲好“黄河故事”

图片

“相约黄河至北 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看巴彦淖尔联合采访研讨交流活动 记者 高晓龙/摄


在此次“相约黄河至北 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看巴彦淖尔联合采访研讨交流活动中,黄河流域地市党报社长、总编辑和文化副刊负责人还围绕黄河文化符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文化母体,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支柱。”陕西省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孙文珍说。

“坚守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化、创新黄河文化,是职责,更是使命。一河共赢,赢的是五湖四海皆兄弟;文化为魂,写不尽生生不息大中华!”河南省焦作日报社焦作日报专刊副刊部主任、焦作晚报执行总编王言说。

山东省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玄志刚表示,下一步希望常态化开展地市党报党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采访采风活动,奏响“黄河故事”大合唱。发挥文化文学副刊在讲好“黄河故事”中的独特作用,通过文化文学副刊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增强黄河文化符号的吸引力、感召力,共同打造一批具有黄河文化底蕴、凸显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大家一路看,一路交流,一个共识愈发强烈: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党报融媒平台作用,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讲好“黄河故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