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重庆高新区:全力筑造科创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8-17 14:33:03

21
1591

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高水平建设科学城,全力打造“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重庆高新区通过引、育、培等方式,加速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四大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85%。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重庆高新区集聚了广达、英业达、SK海力士、华润微电子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西永微电园和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产品门类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汽车电子、软件技术等领域。

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重庆高新区不断补链强链,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北创新、中孵化、南制造”的总体思路,布局“三园多点”,推动产学研医在空间上联动发展,形成12平方公里承载大健康产业的新空间,着力打造承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生命芯谷”。

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重庆高新区紧盯绿色低碳、新能源产业加大招商力度,目前已招引国家电投西部生态能源研究院、重庆绿动低碳综合能源项目、清安新型储能科研院等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项目。

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的高质量增长。2021年,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88.6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为重庆市第一。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锚定科技创新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近年来,重庆高新区锚定科技创新不断发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集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重庆高新区加强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直管园2021年R&D占比突破5.0%,超出重庆市水平3个百分点。探索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印发重庆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试点工作方案,成功获批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认定技术合同374项、成交额超8.4亿元,同比增长约65%。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2项科技成果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

同时,重庆高新区引进一批优秀人才,落地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谋划若干大科学基础设施,设立创新扶持基金,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从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金凤实验室到瞄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从科研成果竞相涌出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到重庆市首个超瞬态实验装置;从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落户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成立……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重庆高新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转,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

此外,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加快推进校地合作,充分激活大学城、在渝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基本盘”作用,示范引领重庆市外名校名院名企参与科学城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提供了关键支撑。

“自2020年3月建立校地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以来,重庆高新区以项目为抓手,专班推进、滚动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3个,争取各类资金近52亿元保障项目建设,目前已投用项目29个。”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重庆高新区出台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2022—2025年)》《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办法》,旨在打造产教融合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示范空间。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已开始运营,将重点打造“一库一品牌一联盟”一体化成果转移转化协同创新体系。

建设现代化高新区


8月29日,在相继推出“一业一证”改革、营业执照跨省通办基础上,重庆高新区拓展服务范围,携手成都高新区,在川渝两地率先开展“一业一证”跨省通办,实现成渝高新区两地市场主体异地办理“一业一证”、证照互发互认。

“一业一证”跨省通办,是指原本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办理的开业手续,现在已是“一表申请、一次办好、一证准营”,以此解决市场主体跑路难、耗时长等问题,从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发展。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和便利企业跨省生产经营,使政务服务供给和企业群众需求有效对接,重庆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建立起“远程办理、免费邮寄、协同联动”的服务模式,实现共计67个行业主题套餐异地受理和异地发证,更加方便两地市场主体办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确保相关服务不打烊,企业开办不断档,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市场主体实际需求,谋划推出更多改革举措,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实现“一次办成、一次不跑”,以更优的政务服务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进一步留住人才,重庆高新区不断优化环境,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重庆高新区注重绿色园区建设,积极引导绿色低碳企业入驻园区。同时做好园区碳排放总量监测和控制,积极推进高新区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建设医院、学校,高新区宜居配套不断完善。启动建设科学公园配套道路、停车场,新完工公园面积13.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96万平方米。科学公园“城市绿心”启动实施,科学大道“创新主轴”加快建设,一批科学应用、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项目有序实施,重庆高新区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高新区。

来源:西部重庆科学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