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一份光伏产业调研报告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3-07-27 15:50:51

20
1023

  近期,浙江京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频繁与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的专家联系,探讨和交流有关“多模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协同优化”的相关技术话题。别看现在联系紧密热络,但在两三个月前,双方还是“抬头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在企业与新型创新载体之间架起这座沟通桥梁的,是一场覆盖了嘉兴重点光伏产业企业的走访调研——由嘉兴市科技局牵头,邀请我市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和金融机构的经济专员组建“科技服务先锋团”,先后走进21家光伏企业,深入调查研究生产工艺、市场销售等企业发展现状,同时也听取企业诉求,就科技需求为企业搭建桥梁,精准对接科研院所的前沿科技成果等,助力企业赋能提升,也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是成事之道。这场光伏产业的调研最后形成了一份7000多字的调研报告,从其中不仅看到为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求变求突破的企业勇于创新的鲜活形象,也看到了科技主管部门把握行业脉动,搭建“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平台的良苦用心,把调查研究的脚步沉下去、让困难问题浮上来,也让产业发展速度提起来。

  

  启示一 把脚步沉下去 触摸行业发展脉动

  

  近年来,嘉兴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从产业链来看,已经涵盖了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下游工程建设、运维服务等领域;通过加强要素保障、政策激励等举措,行业内也涌现了晶科能源、正泰新能等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海宁阳光科技小镇、秀洲光伏小镇等光伏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光伏产业规上企业4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15.7亿元,同比增长50.5%,约占全省光伏产业产值的三成。与此同时,作为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一,全市在建、拟建光伏产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83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福莱特玻璃、隆基乐叶、阿特斯、昱能科技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上下游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演进。

  “在此过程中,科技部门能做什么?”围绕这个主题,调查研究随即展开。

  “我们首先要知道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最需要什么。”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根军表示。

  福莱特被业内称为“光伏玻璃巨头”,在经历25年发展后,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商之一,业务范围集玻璃研发、制造、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公司主要产品不仅涵盖太阳能光伏玻璃等领域,也涉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等。公司相关负责人姜瑾华在座谈中提到,公司目前正在攻克大尺寸、高透光、超薄光伏玻璃项目,“正好你们过来调研,帮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科研人才引进希望得到政府支持。”

  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最初专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如今又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新增下游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相关领域的投入,希望能有机会多参与光伏产业前沿技术的培训讲座,也想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对接,增加学术性和理论型研究。”公司相关负责人姚华坦率地表示。

  “企业产值爆发式增长,希望减少科研投入总额。”

  “建议政府关注光伏电镀。”

  “帮助牵线科技服务金融机构,解决设备融资租赁。”

  ……

  走进一家家企业,看到一个个生动的发展故事,也听到了一条条精准的痛点诉求。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之所以能精准触摸行业发展脉动,听到企业“掏心窝”的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调研队伍的人员组成比较“内行”,“我们针对光伏产业的不同细分领域,邀请我市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和金融机构的专员,避免了话题找不到共鸣。”

  这场走访,覆盖了全市21家重点光伏企业,每到一家企业不仅要走访生产一线,在座谈环节的深入交流更显宝贵。调研小组把脉问诊产业发展现状、企业科技需求,同时还从创新载体、科技攻关、人才引育、国际合作、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还累计收集关键技术、科技人才、项目申报、研发投入等方面共78项需求。

  

  启示二 让问题浮上来 为针对性科技服务提供路径

  

  实地走访只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事后对信息再次进行梳理和总结必不可少。

  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光伏企业在科技方面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关键技术、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和研发投入4大方面。

  比如在关键技术方面,60%的受访企业有技术攻关的需求,近25%的企业希望在低温银浆“卡脖子”技术瓶颈和国产化替代上取得突破。近20%的受访企业希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解决如光伏发电储能配置、分布式光伏发电安全标准等产业共性难题。30%的受访企业希望通过“两化”改造实现光伏设备的自清洁、实时监控、预警与诊断,并希望就这些领域与专业团队展开合作。

  在科技人才方面,近六成受访企业的研发人员比例在30%以下。阿特斯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员工后续将达到近2000名,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需求较大,担心会影响人才引进。在项目申报方面,30%的受访企业希望在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立项以及在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得到支持。

  能听到企业的心声,不仅摸清楚了行业发展特点,同时也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科技服务。

  “他们不是来走走看看的,来的专家很‘对路’,给的建议也很‘对症’。”浙江京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龙感慨道。

  作为一家双碳技术领域下的数智能源服务商,京禾企业目前正寻求如何在能源系统软件开发中进行研发创新多元场景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增长下的充电平滑曲线和负荷的策略问题,“目前业内都在破解这个难题,但是单凭企业的科研力量无法全方位覆盖,这方面进展不是很明显。”田龙坦诚地说道。

  当天的走访调研中,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的专家喻航博士接过话头,他所在的智能电子装备中心恰好“有对策”。双方可谓一拍即合,“我们科研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或者对着模型,能有机会走进企业听到真实需求,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收获。”喻航表示。

  经过多次对接碰撞,双方计划以“关于多模式电动汽车充电站云-网-边协同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主题开展联合研发,并将此提交至浙江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需求。该项目重点面向虚拟电厂应用,双方联合研发相关运行系统,探索并深度挖掘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潜在储能资源的管理系统,实现该智能算法的广泛应用需求。“能为我们企业创新发展带来很大帮助。”田龙补充说道。与此同时,双方还就其他光伏应用场景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有望后续继续开展合作。

  这样的“看对眼”在这场调研中还有不少。调研报告附件的《企业科技需求清单推进表》清晰罗列了收集到的78项科技诉求,其中,不仅包括了企业诉求的具体内容,比如“光伏控制设备硬件和软件算法完善”“数字化取代人工统计数据收集信息”“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丝网印刷良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等,同时也具体明确标注了工作进展,比如“已联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帮助企业开发,双方已签订协议并合署申报省科技技术攻关项目”“已推动企业与南湖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团队开展对接”“拟推动企业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专业团队开展对接”等。

  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是一次躬行求知,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也为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我们也听到了企业对于科技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及时精准调整优化工作部署很有帮助。”吴根军说道。

  

  启示三 产业发展速度提起来 搭建院企合作交流的平台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听过算过。

  在调研报告的对策建议中提到,科技部门将聚焦优势力量打造创新载体,比如充分发挥海宁阳光科技小镇、秀洲光伏小镇等光伏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引擎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协同攻关,推动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力量持续迭代升级;用活“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光伏行业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光伏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共聘共管、共担成本、共享成果等。

  而这样的走访调研,也不仅仅针对光伏产业。

  食以生强,生以食特。近年来,嘉兴食品生产产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窗口,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也在此期间诞生。对于一个“新生”的研究院来说,快速了解并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是后续推动地区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我们前期也走访了一些食品企业,但毕竟数量有限,覆盖范围有限。”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江华表示,如果能由政府部门带队牵头,效果将大有不同。

  了解到研究院的诉求后,市科技局积极联系,为研究院与嘉兴本地多家知名食品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实际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嘉兴本土的食品企业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比如省级非遗平湖糟蛋生产企业希望突破和解决常年制造、供应的核心问题;沈荡黄酒生产企业希望着力研究黄酒功能因子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等。

  科研院所“有情”,企业主体“有意”,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专场活动应运而生。在6月底的这场活动上,研究院发布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中性乳糖酶”“丙谷二肽的全细胞催化合成”等18项科技成果,本地9家企业和单位也在活动上与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姻”成果显著。

  “通过科技部门搭建的平台,我们可以更快地获得企业信息资源,对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让更多食品企业看到我们,希望能为更多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助力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李江华感慨地说。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难点之一,也是科技部门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嘉兴市科技部门的调研足迹覆盖了各行各业,走进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企业生产的第一线,了解各方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才找到了许多啃掉“硬骨头”、越过“险滩”的具体路径,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力量,为打造“智造创新强市”助力。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解决实际问题,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对于科技工作尤其如此。

  一项科研成果的诞生,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短则数月,但大多数都以年来论,更有甚者需要倾注科研人员毕生的心血,也只是推动某个成果向前迈进一小步。而对于创新主体的企业来说,求新求变、做大做强的背后,更是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对于嘉兴的光伏产业来说,要实现“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嘉兴”的宏伟目标,需要迈过的“坎”还有不少,龙头企业总部项目引进、关键技术研发进展等都尚有不足,科技部门的“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示范,给出了启发,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来源:嘉一度 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