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嘉兴开展“两清零一提升” 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 2023-06-21 14:20:01

17
1143

  企业是否敢于、乐于在创新研发上加大投入,是嘉兴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关键因素之一。昨天,记者从嘉兴市科技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效能,近日,嘉兴开展了“两清零一提升”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目标是“到9月底,全市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清零,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清零,规上制造业企业R&D活动覆盖率达62%”。

  清零扫尾的难度,与开局破题相当甚至更高。“我们在前期排摸的时候,把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企业列为重点企业,梳理他们在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方面的困难,针对不同类型诉求,推出‘五个一’活动,即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开展一批专项对接活动、联建一批合作实验室、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以达到重点企业动态清零的目标。”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根军介绍。

  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政府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布局培育10个左右创新联合体,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覆盖重点制造业企业,推动重点企业引育一批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参与攻关产业“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技术。

  通过开展一批专项对接活动,聚焦重点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和建设研发机构需求,组织高校院所等科研平台与企业精准匹配的专场对接会,推进科研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到重点企业,实施横向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制式”研发。

  同时,围绕重点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全市高校院所等创新平台作用,强化创新平台人才智力输出和设备共享,组建一批合作实验室,联合攻关解决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等难题。

  依托高校院所相关产业技术优秀创新团队,围绕重点企业明确帮扶目标任务,组建科技特派服务团,选派一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向企业推介科技成果,围绕派驻单位技术需求,研究确定技术路线,形成科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申报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也要推动高校院所等科研平台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双聘”到重点企业,从重点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研究任务,依托科研平台优势,实施一批联合技术研发项目。坚持重点支持、好中选优原则,推动全市各类科研攻关项目全面覆盖重点企业。

  “五个一”相互交叉,互为补充,重点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情况“对号入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有企业积极在与科研院所联系,希望能尽快达成共识推进研发活动的开展和研发机构的设立。”

  推动企业在研发上下大力气,一方面是顺应了企业在新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推动嘉兴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建设的基础之一。在今年初的嘉兴市三级干部大会暨智造创新强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吴根军曾表示,要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水平培育创新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全面提升,各类评定硕果累累。仅2022年,嘉兴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9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3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811家,均创历史新高。

  就在6月初,市科技局发文公布,认定“嘉卫环境安全检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238家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2023年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至此,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1964家。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构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企业成长体系,建立科技企业培育库,探索科技企业创新指数与评价体系,加强精准指导和服务。在浙江省科技厅最新公布的全省首批“科技小巨人”名单中,中润光学、凯实生物等12家嘉兴企业上榜,数量列全省第三。2022年新认定省级科技领军企业2家,全市累计7家。

  有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的企业,已经感受到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福利”,推动“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企业因地制宜开展研发活动和设立研发机构,正成为激发我市企业创新活力的一大抓手。


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