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进一步”《意见》出炉,西部(重庆)科学城“在行动”!

发布时间: 2023-05-31 17:02:53

17
1413

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西部(重庆)科学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一号工程”,紧扣“六个大幅提升”目标,深入落实“十项行动”,努力形成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推动科学城建设成型成势、出新出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贡献科学城力量。

日前,国家层面首个,由十二部委、川渝两省市联合制定的专门支持西部科学城建设发展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其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把火”、加“一把力”

《意见》作为重庆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指导性文件,对西部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在其发布后,西部(重庆)科学城科研平台、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吹响创新、奋进的号角。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科学城核心区凤栖湖畔,有一组由鲜花绿地环绕着的红色建筑群,环境宜人。在阳光和云霞掩映下,闪闪发光的玻璃墙幕惹人注目,恢宏的大楼大气磅礴……而比建筑本身更吸引人的,是其内涵。

图片

▲金凤实验室。曾诚 摄

尽管正式揭牌运行还不到一年时间,金凤实验室已在平台建设、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开放合作等诸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小科抖梳理发现,《意见》更加详细地指明了西部科学城建设路径。譬如,聚焦重点优势领域,支持在西部科学城新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川渝共建联合实验室,谋划建设一批省(市)实验室

图片

▲金凤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实验。雷键 摄

走进金凤实验室明亮整洁的现代化实验室,高通量长时间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正有序运转。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军临床病理研究所所长卞修武院士作为金凤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带领9个科研团队正加紧开展科研活动。未来更将形成以两院院士领衔、长江学者、优青、青千等高层次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科研人才队伍,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掀起“最强大脑风暴”。

图片

▲金凤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实验。雷键 摄

“作为科学城科技创新‘头号工程’,金凤实验室将聚焦生命健康领域,构建智慧病理、脑科学与脑疾病和医学检验三大研究集群,开展原创性研究,产出引领性创新成果,努力成为重庆实验室‘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生力军’,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打造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力支撑。”金凤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卞修武、段树民、赵宇亮、董晨等院士领衔的20个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如研发的“病理取材目标检测系统”“综合智慧医疗(病理)应用平台”获得2022昇腾AI创新大赛重庆赛区决赛金奖。此外,随着金凤实验室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攀升,多个国内顶尖肿瘤论坛相继落地科学城。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战略性产业竞争优势

图片

▲种质创质科学中心。雷键 摄

金凤实验室附近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科学家们正通过生物育种手段,让育种向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并于近日在CRISPR-Cas系统III-A型中,实现原创的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欧美国家11年来的技术垄断,为林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关键支撑。

图片

▲种质创质科学中心研发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操作。雷键 摄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杨树种质创制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来,通过规模化基因编辑技术,已成功创制杨树新素材200余个。按计划,该团队今年将创制750个新素材,明年完成1500个,规模化创制进度将成倍增长,5年内将建成世界上首个杨树大规模种质资源库。

《意见》还提到,将支持成渝地区携手打造世界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及相关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这正与科学城西部智联的方向和目标高度契合。

“这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的重大支持,也体现出西部科学城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大战略布局,也是我们的重要机遇。”西部智联总经理褚文博说。

图片

▲建设中的科学谷。雷键 摄

作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研发机构,西部智联正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各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打造集聚产业生态场景。

图片

▲科学谷效果图。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西部智联将紧密围绕《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合作渠道,响应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战略性产业竞争优势,聚焦研发攻坚,实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领先原创成果的突破,推动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褚文博称。同时,西部智联还将积极引进战略性领军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高度产业化的核心高端人才,助力重庆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撑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为西部科学城发展赋能增效。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生命活力的源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意见》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方面,着了重墨。而西部(重庆)科学城在此也奋勇争先——日前出台的《重庆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指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700家、3000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达到1000家、4500家,年均增长超25%,全市占比提高至7.8%

图片

▲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雷键 摄

为保证目标实现,《行动计划》 提出4大任务12项具体举措,包括大力提高创新主体数量质量、加快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切实发挥科创载体集聚作用、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比如,科学城持续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并探索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如果企业已经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对年技术交易额达100万元以上的,将按一定比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图片

▲植恩生物研发人员。雷键 摄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科学城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作领导小组。 

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出台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便给出了路线图与遵循——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而这一切均指向——建设成渝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如今,有了“进一步”《意见》,更加坚定了创新主体们的信心。

按规划,到2025年,西部科学城建成若干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在物质科学、核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实现原创引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科教产城人”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80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以上,高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速8%,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5%以上

来源:西部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