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岚县:“五个振兴”联动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区改革

发布时间: 2023-05-05 16:14:31

23
1116

       岚县乡村振兴示范区是2022年山西省重点创建的2个乡村振兴示范区之一。该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改革系列政策,坚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振兴”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赋能改革创新,创造了乡村振兴的“岚县经验”。截至2022年底,示范区规划建设乡村振兴项目15个,总投资2.542亿元。

      “党建引领+产业建设+利益联结”三方联动,推动产业振兴。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党支部+公司+脱贫户”的模式,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一是坚持“党建+养殖”。高品质建设完成肉鸡养殖产业扩容项目,打造年出栏264万只的白羽肉鸡养殖项目,促进现代养殖业标准化及规模化快速发展,收益总额达140万元,分红覆盖全镇1299名脱贫人口。全力打造牛羊集中养殖示范建设,有效解决牛羊散户养殖对村内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总产值可达540万元,分红收益人数可达2000余人,分红人均达200元。二是坚持“党建+种植”。对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进行智能化升级,增加自动化水肥一体系统、种植苗床系统、通风检测系统等智能大棚配套硬件设施,打造全自动智能大棚标杆,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经验。截至目前,示范区内130座大棚实现产值600余万元,吸纳200余户脱贫人口就业,带动就业增收200余万元。三是坚持“党建+基地”。充分发挥县域传统马铃薯种植优势,由村集体按800元/亩的价格,组织村民流转土地1500亩,打造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积极探索马铃薯种植新思路、新方向,持续扩大“岚县马铃薯”品牌影响力。

      “专项行动+建强组织+基层治理”三向发力,筑牢组织保障。持续深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坚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一是打造“党组织+全科网格”建设新模式。构建以党建引领的全要素网格化治理架构,积极探索实践“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模式,打造以党支部为引领的一级网格19个,二级网格210个,实行全要素入网,同步建立四级网格调度微信矩阵,实现政策指令5分钟到户、突发事件3分钟报村,用“小网格”筑起“大防线”。二是探索“清化收”实施新路径。创新实施“一套机制、全盘发力,一套体系、宣教引导,一张问卷、贴近民心”的“三个一”体系,累计清理规范合同1395份、实现村集体总收入增加917万元,收回集体土地面积8085.86亩,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三是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新办法。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2022年示范区内新发展农村党员7名,新发展积极分子9名,慰问困难党员17名;狠抓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积分与评优评先、党内激励关怀等挂钩,通过“小积分”展现“大作为”;深入实施村主干评星定级机制,对示范区内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评星定级,打造市级“五好支部”1个。四是持续深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示范区内打造100平方米的智能指挥调度平台,配备各类执法装备16台,积极探索三级网格员+执法巡查常态化机制,实现突发事件3分钟报村、10分钟到队、20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的“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巡查管控运转体系。

      “全面培养+精心培育+激励引导”三维施策,推动人才振兴。坚持把人才振兴放在关键位置,持续抓好示范区内干部人才、党员人才和乡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全面培养。对党员干部进行,农村政策法规、乡村治理、“三资”管理、综治网格化等多方位专业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干部工作业务素养,2022年累计组织各类培训12期,培训党员干部30余人次。二是加大乡土人才培育力度。对村内乡土人才开展惠农政策、农业科技、实用技能等培训,组织到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的产业基地、示范园区进行现场观摩,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乡土人才现身说法,常态化举办现场教学和研讨交流活动。2022年共组织现场观摩4次,种养殖培训2期,乡土人才视野持续开阔,种养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强化人才返乡激励引导。采取“政治激励+荣誉激励”的形式,持续吸引在外务工技术人才返乡创业,对有意向返乡的由村内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积极搭建返村创业平台,吸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将其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全面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引回各类技术骨干、创业能手12名。

     “乡风涵育+样板打造+典型树立”三措并举,涵养文明乡风。坚持以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文化振兴的主抓手,树新规、易旧俗、育新风,用乡风文明勾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心圆。一是打造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对区内革命历史旧址全面保护,高标准打造农村党建展厅、红色文物纪念馆,建成党建宣传长廊以及凉亭2处,深度挖掘示范区农耕、红色、孝道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新途径,让红色文化在示范区持续传承。同时,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培训,积极培育村级文化工作队、秧歌队、舞蹈队,持续丰富区内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打造移风易俗新样板。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制度化,示范区内红白喜事一律由村党支部牵头,村委统筹办理(包括菜品、人数、方式、流程全部按照移风易俗要求办理),高标准打造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全体村民参与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抵制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抵制“天价彩礼”作为家家户户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2022年,示范区内普明村被评为“吕梁市移风易俗教育基地”。三是打造典型引领新标杆。进一步弘扬孝善家风,以“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抓手,2022年度累计开展表彰活动20次,表彰先进代表25人次,完成“星级文明户”评比5144户,占全镇总户数63.61%,以“小家”带“大家”,全面营造“人人参与、户户创建、家家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持续营造乡风民风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基础提效+环境整治+生态构建”三频共振,擦亮生态新颜。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走深走实走好生态立区之路,做足“宜居”“山水”文章。一是聚焦“治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依托村街巷治理工程,加快补齐示范区内路、水、网等基础设施短板。示范区创建以来累计硬化街道小巷42.371公里,雨污管网总里程达8000余米,实现主街道雨污管网全覆盖。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600余户村民用上了便捷高效的清洁能源。二是聚焦“改善+提质”,打造宜居家园。以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为抓手,完成龙山广场改造,铺设塑胶步道1000米,新建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建成现代化标准篮球场、足球场1处,设置清洁员岗位27个,改造户厕697户,畜禽粪污利用率达100%,生活垃圾转运清运体系全面构建,广大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三是聚焦“保护+探索”,构建优势生态。实施普明河治理、小万村村口治理、白龙山旅游公路复线建设等项目,扎实做好小万河河堤修复、农田灌溉及生态治理前期准备,积极探索构建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板块,打造以白龙山国家AAA风景旅游区为主体,集农耕民俗特色体验、风景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板块,把文化元素、地域特色融入示范村建设中。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