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上技所总裁颜明峰主旨演讲:中国技术要素及市场化配置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 2023-04-07 16:49:29

23
1209

图片

4月3日下午,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主办,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承办的长三角G60高能级平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论坛暨嘉兴市院企银企双向对接会在嘉兴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高招实招”,助力构建院企银企协同发展新局,由皮特·萨赫逊院士领衔,并邀请到来自高校院所、科创载体、知名企业、投资机构的诸多海内外重磅嘉宾齐聚一堂,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共谋良策。活动吸引到近15家投资机构及银行代表、20余家科创载体及企业单位代表参会。

图片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受邀出席,并发表了《中国技术要素及市场化配置的探索研究》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中国技术要素及市场化配置的探索研究

科技创新是从0到1以及1到10的全流程

中国的技术转移、技术交易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刚才皮特教授讲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在中国的落地,各种的新兴研发机构在国内的落地,并且运作非常的良好。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我们要去探索和实践的。在刚刚过去的两会及二十大中,对于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我是这样思考的,中国现在是14亿人口,美国是3.3亿人口,美国3.3亿人口的现代化和中国14亿人口的现代化必然不一样,必然要去走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0到1,还是1到10?科研并不是完全的科技创新,从钱变成纸,再从纸变成钱,经历过全过程的才是科技创新,而不仅仅是研发的一个阶段。

今天我们去做科技创新,是什么都自主研发,还是找已有的为我所用呢?什么是必须得自己干的,什么是可以外部去干的?这里面实际上会涉及到用哪种方式去做创新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提的融合,包括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融合,不外乎是什么?是每一种的创新评价、创新成本的控制问题。创新一个成果、一个技术,从0到最后产业化,一定存在风险,那是谁来担责?是科学家、创业者、政府还是VC承担了?因此怎样把风险的分担机制建立起来,怎样让更多的科学家敢于去做创新是我们需要一起探讨的。

因此创新的0到10的整个体系,对于科学家而言看的是0到1,但需要站在10来看0到1;企业家做的是1-10,但得懂0到1在哪里。不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都需要站在全局来考虑。那么政府是否能支持,是支持0到1,还是支持1-10,这就关系到如何站在创新体系全过程来看待资源配置,这也是每一个角色都需要去了解的。

全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一体化”是二十大的关键词之一。我们今天在这里做的活动也是一体化的活动,那高质量是什么?怎样能够让要素有序地流动起来,是高质量的体现。我们一直在提新型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是什么?两弹一星的时代是造原子弹。那新型是什么?既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又要开展新型,所以我认为新型一定是市场化的配置。

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GDP的发展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劳动增长能力的投入,来自于资本贡献,包括全要素生产。而全要素生产力主要靠两个方面,一个是靠要素的投入或者技术进步,另一个是要素的配置。目前,各个地方都在探索各种科技创新体系,简单地引入技术要素行不行?我认为还不够,我们需要有要素的导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配置要素并使其活跃。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实际上,某种意义上的创新不是纯粹的科技改革,更多的是经济学。所以我觉得对于创新的理解,大部分在于更新和迭代。

对于企业家来说,要计算人员投入、股东回报和其他的费用资金是怎样的关系,这里面关键核心点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十分值得我们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原先是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那技术要素在哪里?技术在于设备,设备又跟资本捆绑。因此,如果说曾经技术是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个手段,那么今天,技术是依附于劳动者和智力活动者的工具和手段。2020年,国家提出新增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那么技术是作为一个加速度,还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它有边界和产权吗?其实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包括全要素劳动生产力如何提高等问题。

经济决策不能忽视交易成本

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科学?科学和技术实际上是两回事,科学是“无用之用”,科学是为了新发现技术,技术是为了实现相关的落地,技术更偏应用型,那技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技术的特性是什么?技术是无形的、有不确定性的,技术在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在技术买卖过程当中天然地会有一个信息不对称性。

去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之一就专门研究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技术交易市场、科技创新的市场,并了解技术交易的难点在哪里,才能设计相应的服务的体系,并开展相关工作。

罗纳德·哈里·科斯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写了《企业的性质》这本书。企业是什么?企业是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在整个交易过程当中有各种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货币成本、风险成本和行动成本。在交易的成本当中,所有的企业家都会想,到底是要往垂直领域发展,还是往横向发展?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实际上,边界的点就是在于管理成本和市场化的交易成本哪个更大。当管理成本大于市场化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家会倾向于把企业的边界给缩小,不需要自己干,可以让外部来干。所以在经济决策行为过程当中,一定不能忽视了市场当中存在的交易成本、信任成本。

积极探索搭建技术确权确价体系

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行动方案当中,要求上海技术交易所推进长三角要素市场体系的互联互通,包括在中办国办的文件当中也提出上技所要承担国家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交易机构建设的责任。

国内的交易所有三大类,一种是证券类,包括北交所、深交所和上证所;一种是大宗商品类的,比如郑商所、贵金属交易所;第三类是权益类交易所,上技所就属于权益类交易所。

权益类交易所属于中国特色,国外没有。因此对于上技所而言,要在市场体系中构建技术要素市场。国家提出要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来共同搭建这样的平台。上海市市委文件中专门把技术要素作为市委推进的五个要素发展的第一位,同时也把上技所纳入整个体系的建设中。另外,科技金融的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当中有5个城市,其中嘉兴做得特别好,在科技金融的改革试验当中,上技所也要搭建一个资产互联网+的科技金融的平台。

今天的平台也是政企、院企、银企的撮合服务平台。我们常说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其实所有的经济学研究就是政府跟市场边界在哪里,不能错位、不能越位,一定要定好位。政府的决策当中,产业政策有没有效果、到底应该扶持谁的本质是政府和市场有没有边界,哪些经济活动是一定要政府要管的,比如环保,因为这个是有外部性,如果环保问题政府不去管不行。因此今天我们探讨科技创新的体系当中,就会涉及到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

上技所要搭建的是一个基于交易效果有效率的市场,基于对买卖双方是有权利保障的市场,基于对部分决策主体有免责机制的市场。国家要建技术要素的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上技所对应其中的模块去构建生态运营体系。比如说,炒股票都知道有中证登,今年应该会开放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有中碳登在武汉,碳排放配额交易所是在上海,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在北京绿交所,由此可见一个交易所、一个交易市场一定会有一个登记体系。我们的债券市场有中债登,信托登记有中信登,因此上技所在尝试做中技登、上技登的体系,上技登的体系也是联合浙江科技厅的五一大市场,目前与江苏省的产研院和安徽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几家单位也共同在探讨,希望技术能在长三角的区域里自由流动。因此未来一定会有中技登,就像90年代初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在上证所、深交所成立后有的中证登的体系一样。

当然,在上技所进场交易的技术项目一定是有保障的,对于投资人而言不一定会赔,对于卖方而言交易的收益有保障。同时,上技所有在高院备案的司法鉴定中心,所有相关进场的交易都有相关的法律体系保障。

那么进场交易,技术价格怎么定?我相信对于体制内的高校院所来说都会涉及到技术应该定多少钱的问题,这和股票市场定价问题一样,股权应该定多少价格合适?最后一定是市场定价,但最开始呢?比如上市公司的上市指引,本质上是模型定价,券商询价就是先询价,最后股民投票,股民的买入价就是一个市场定价。

因此上技所构建的技术定价体系,从模型定价到专家询价再到最后的市场定价,最后是要用在金融领域的,因为最终的价格体系在哪,是要资本认可的,所以我们也构建了市场化的评价体系,并且纳入了科技部的试点单位进行开展。

目前,上技所的评价报告可以替代专业评估事务所出具的报告。资产评价其实可以用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等找到很多市场参考价格,但技术评价很难找到市场的参考价格,但上技所的评价可以满足银行需求、客户需求,能推动整个科技成果的转化。

致力促进技术全要素的市场流通

我们都希望技术要素和需求要素能在市场中流转。但每个地方都有区域的准入。那如何做统一大市场,怎么样能够让相互的限制更少一些,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要素的流动更快一些?上技所在和全国各地的介绍交易中心联动,通过上技所相关的平台,建立跟所有的技术交易中心能够互联互通互挂的机制,这样能够让技术、技术能力更快速地传递到全国各地。

依托于临港新片区政策,上技所还做了一个跨境交易的服务平台,希望能够在跨境资金汇兑、技术交易中提供相关的服务。同时,今年我们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作为走出内陆的一站地。而对于国外的布局,目前我们在波士顿已经有园区,用技术路演与资本对接,希望能把海外中小企业成熟的技术和项目带到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与海外技术进行嫁接。

同时,如何服务和赋能区域发展,如何围绕产业链提取创新链,构建服务、生态和市场体系,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生态,也是需要探讨的。从成果转化到产业落地,以及交易合规和品牌赋能生态,上技所都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上技所而言,如何把资源盘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当下迫切关注的。上技所致力于形成有规则、有产品、有服务、有要素的汇聚,最终推动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转化。

- END -

转自:上海技术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