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新疆科协召开2022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地州市科协总结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22-12-02 12:46:15

22
970

2022年新疆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地州市科协线上总结交流会召开。会议由自治区科协一级巡视员米宁主持,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煜讲话,各地(州、市)科协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塔城、阿勒泰、昌吉、克拉玛依、巴州、阿克苏、和田等7个地州市科协作交流发言,分享了工作亮点和经验,展现了各地科协在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不懈探索创新取得的良好成效。塔城地区科协探索建立“科普+”融入机制,形成“科普+教育”助力“双减”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主题科技实践活动,举办地区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荐75件作品参加自治区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51项作品获奖;联合妇联开展“我和妈妈学科学”新疆系列活动,各族青少年与妈妈通过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制作发布短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美丽家乡视频500多条;依托已有的4个县域科技馆、7所农村中学科技馆、35家科普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主题科普实践活动,打造校外“第二课堂”。形成“科普+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模式,举办新疆创新方法大赛塔城地区分赛、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塔城地区选拔赛等活动,联合地区工会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征集劳模引领性创新活动优秀创新成果1000个,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性优秀创新成果10个。形成“科普+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开展“科技之冬”“三下乡”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1181场次,开展咨询服务1.55万人次,培训农牧民13.2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宣传品、科普宣传资料9.7多万余册,录制发布各类科普短视频180部;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投入项目资金80多万元奖补科普示范基地7个、科普示范社区2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1个、科技志愿服务队7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1个。形成“科普+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科普工作模式,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开展系列科技为民服务活动160多场次,受益群众11万多人次。形成“科普+互联网”科普传播模式,与地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开设“云游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微课堂”和“科普塔城”广播节目等科普栏目,围绕科学防疫、健康养生、防灾减灾等内容录制、播放科普短视频200余期,点击率达20余万人次。

阿勒泰地区科协不断增强“大科普、大服务”意识,联合阿勒泰天文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阿尔泰山中草药博物馆、阿勒泰市气象站一体推进科普场馆联合体建设,共同开展“童心向党,科技逐梦”主题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吸引阿勒泰市城乡中小学生共2845人次参与活动216场。不断增强科普服务“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意识,夯实“科普+地区党员教育中心”“科普+班班通”“科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普+主流媒体”“科普+自然资源场馆”五大科普工作平台,持续推进500多个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播放科普资源,100多所学校利用科普资源开展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单位参与开展“科技之冬”“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开展科技培训1689场次、科普宣传活动458场次、政策宣讲4799场次、疫情防控科普宣传603场次,参与人数达126516人次。持续推进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召开“全媒体科普”座谈会、联办《科普阿勒泰》栏目,形成“全媒体科普”宣传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阿勒泰新闻网、地县(市)广播电视台、《阿勒泰日报》等各类媒体对“筑梦冬奥 一起向未来——全国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天宫课堂”进校园、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进行全面报道,提升科普宣传广度、深度。

克拉玛依市科协准确把握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要求,探索形成助力“双减”工作体系。依托科普场馆打造助力“双减”示范基地,发挥克拉玛依科技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作用,开发“科技馆的科学课”系列课程,引进“科学起跑线”人工智能项目,开展“感受科学魅力·点亮科学梦想”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助力“双减”服务平台,推动全市26家涵盖科技场馆、教育科研、产业园区、信息传媒、生产设施等类型科普教育基地开发科普研学课程,建立科学工作室,组织5000多名学生分期分批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打造石油科普品牌,在克拉玛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山社区打造石油科普教育阵地,组建石油科普志愿者队伍,创新开展“石油科普进校园”活动,打造克拉玛依市石油科普科学性与“石油精神”传承性相融合的科普助力“双减”特有品牌。广泛汇聚人才助力“双减”,组织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和技能大赛,运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与市教育局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开展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成效督查,对取得实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并定期评选推介科普类课后服务典型经验案例和精品课程资源,积极推广典型经验,加强宣传力度。

巴州科协将科普融入“文化润疆”工程,以乡村科普馆建设为载体加强基层科协组织阵地平台建设,培育科普人才队伍,丰富科普活动机制,开创了基层科普工作新局面。以117个乡村科普馆为重点,联动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53个、科普示范基地146个、科普教育基地192个、农家科技小院83个,实现县级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站、农技协、科技小院、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大讲堂、乡村科普馆等基层科普阵地大联合大联动。通过广泛发动科普志愿者、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干部、返乡大学生等力量,依托“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引进科技人才及服务团队,建强一支基层科普人才队伍。形成“3+N”工作机制(“3”即突出季度主题、注重“节日”活动、建立订单式,“N”即形成科普宣传“N”机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农牧民科技需求等,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等科普活动),激发各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活力,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形成外延式活动机制,开展乡村科普馆农民技能培训暨技能展示直播活动,制作乡村科普馆宣传短片、乡土人才宣传短片,现场进行技能竞赛、专利发明讲解、科普+旅游、亲子科普活动等,组织117个乡村科普馆实现云上互动,直播间观众达到5万余人,覆盖人群达10万余人。形成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机制,以乡村科普馆为阵地举办州县市两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学校开展研学游,把物理课、科技课、生物课、劳动技能课等开到乡村科普馆,实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让乡村科普馆成为助力“双减”的推动器。

和田地区科协结合农牧民群众和乡村中小学生升国旗、国通语学习等时机,依托农牧民夜校、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开展“一月一主题”科学小实验活动,制作《2022年和田地区“一月一主题”科普专项工作手册》及音视频资料发放到乡村和学校,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去极端化”。此外,昌吉州科协自加压力确定了“十四五”末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3%的目标,阿克苏地区科协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育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

会上,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煜肯定了各地科协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所做的工作。他强调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要着力加强组织机制建设,履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牵头职责,借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相关部门单位协同推进;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是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抓牢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群体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带动全社会科学素质整体提升;要充分发挥科学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讲好科技故事,倡导文明理性,充实各族群众精神世界,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要创新科普工作理念和方式,适应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以线上线下数字化、智能化结合丰富和拓展科普资源传播渠道;要加强科普场馆、科普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不断提高科普能力;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有效劳动让科普与大众贴得更近,更好被接受。他要求正视短板弱项,拿出“啃硬骨头”的韧劲持续加强线上科普、应急科普,壮大科普人才队伍,提升科技志愿服务,抓实科普“去极端化”,推动品牌科普活动升级增效。他希望科协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嘱托,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髓要义,认真思考和研究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战略、新策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打开新局面,再上新台阶,用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的新实效检验科普工作新成效。

来源:新疆科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