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通城晚李托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发布时间: 2022-10-26 13:37:51

26
1067

时下,正值晚李秋季管护的关键时期。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组织各村的基层干部和晚李种植大户走进晚李种植园,在巫溪县人力社保局专家服务团的指导下,现场学习晚李管护技术。

“树干刷白关键是要刷主干基部至主干分枝处,高度50厘米左右,这样才能防冻和防病虫害……”在通城镇,专家们一边为村民讲解晚李秋季管护中的施肥、拉枝、修枝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一边现场示范晚李树拉枝、修枝等技术要领。

通城镇是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近年来,该镇在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发展晚李产业,种植晚李2.3万亩,带动村民3000余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今年,通城镇多措并举保丰收,销售晚李4000余吨,收入近2500万元。

谌祖学是通城镇长桂村的晚李种植大户也是该村的脱贫户。2013年,谌祖学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早日脱贫,这年,他在自家地里开辟了一个果园,种植了400多株李子树,树下套种蔬菜。

谌祖学说,李子树种下的那一年,他的大儿子正在上高一,小儿子在读小学,妻子因病手术后一直在家养病,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人身上,他每天果园、市场两头跑,早晨下城卖菜,回来后便在果园里除草、施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当时,虽然很辛苦,但谌祖学却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对妻子说:“酒泉村一斤李子要值一筐洋芋的钱,有搞头,既赚得了钱,又还得清账,你安心养病,我们的日子会有好盼头的。”随即,他向政府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用于扩大果园种植规模和发展生猪养殖。2016年,谌祖学种植的李树开始挂果,2017年,谌祖学一家顺利脱贫。

“刚开始由于没有种植技术,走了很多弯路,后来,在政府组织的农业技术专家的细心指导下,我才慢慢地掌握了种植技术。”说起这些年的种植经历,谌祖学满是感慨。如今,谌祖学不仅发展了20余亩晚李,还养殖了50余头生猪,一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谌祖学家的李子成熟晚,果型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2018年8月底,经巫溪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李相进初步判定,他家的李树品种应该是新品种,紧接着市农业农村委的专家团队现场品鉴,与李相进的判断基本吻合。为此,市、县两级立即启动品种审定和保护工作,建立了母本园。2020年,“巫溪晚脆李”品种审定,并在全县中高海拔地区进行试种。

这些年,村民们因地制宜,在山坡上种植晚李树,不仅让荒山变成了绿林,还让一颗颗青脆李成为了村民的“致富果”。如今,全县发展晚李13万亩,带动7万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过去,优质果高价卖、普通果低价卖、次果裂果只能当垃圾倒掉,是通城镇销售李子的常态。为了让村民稳定增收,通城镇大力推广李干果脯制作加工,引导村民开办家庭小工厂,不仅解决了鲜果不易存储运输的老大难问题,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巫溪县人力社保局多次组织专家服务团,进村入户,为村民送技献智,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提升果品品质,并积极开发晚李加工产品,依托 “巴渝工匠”市级乡村驿站,因地制宜打造“巫溪李子工”劳务品牌,开展“李子工”培训500余人次,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

此外,通城镇在全镇设立了5个收购点,邀请果商“驻村”收购,线下,通过举办采摘节和展销会,线上,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扩大晚李影响力,将晚李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该镇通过直播平台、电商平台,销售晚李80吨。

随着良好的产销关系建立,通城晚李的名气越来越大。如今,晚李酿酒、晚李月饼等新型食品正在研发试生产中,未来,通城镇将逐步打造晚李产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带动5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晚李真正成为托起群众致富增收梦的“金果果”。

来源: 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