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研究报道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9-27 16:57:58

22
1046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构成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一旦进入到血液,细胞寿命仅为为10 ~ 18小时,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机体衰老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性别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差异,科学家仍然所知甚少。近期,美国科学家揭示了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Aging》期刊,标题为“Multi-omic profiling of primary mouse neutrophils predicts a pattern of sex- and age-related functional regulation”。

  科研人员利用多组学方法(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年龄的雌鼠与雄鼠的中性粒细胞特征。研究发现,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雄性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水平较高,偏向于通过脱颗粒作用分泌杀毒粒子来摧毁病原体;而雌性小鼠则偏向于通过NETosis的方式,指中性粒细胞将自身凝固的DNA链排出,在细胞外形成一张网,捕获病原体。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雌性的中性粒细胞比雄性的更具反应性,中性粒细胞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这项研究通过跨性别和年龄组学研究,发现了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特征。研究人员认为,性别对免疫反应的不同影响,在发展个性化治疗时将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