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节

中国船舶702所

科研管理

查看详情

朱大奇

上海理工大学

朱大奇,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者特聘教授、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上海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 长期从事水下机器人及其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故障诊断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包括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0项以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IEEE顶级期刊15篇、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8篇,出版《无人潜水器水下搜救理论与技术》等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3项,第二完成人1项)。

查看详情

汪伟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汪伟,男,副研究员,博士,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子网络室主任。主要从事空间光通信领域研究工作,具体包括深空激光通信、卫星激光通信和水下无线光通信等。主持了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JW科技委基础加强课题、航天系统部专用技术预研、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科院先导A子课题等科研任务。突破了空间高速超高灵敏度相干接收技术,可支持高-高、高-低、高-地等数万千米长距离Gbps量级高速数据传输。主持研制了全海深高速数传设备,核心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潜器“奋斗者”号与着陆器“沧海号”之间的高清视频信息传输问题,为万米载人潜器和着陆器联合作业的全球首次洋底直播提供了重要手段。

查看详情

夏学知

研究领域

计算机应用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七○九研究所第七研究室

长期从事船舶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研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船舶控制系统研制,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预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2)、省部级一等奖两项(排名2和排名4)、省部级二等奖3项(排名1和排名2)。

查看详情

郑皓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期从事深海采矿领域的科研工作,在深海底矿产资源采集、水下矿物长距离输送、深水智能环保清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牵头承担采矿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3项,湖南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专项“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系统研发”项目工程总师。作为主要组织人员和技术骨干,完成国内首次深海扬矿泵管输送系统300米海上试验和海底集矿系统500米水深海上试验。组织研制适用于1000米级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的水下输送系统一套,并在2021年作为核心人员完成世界首次1000米级海底自推进式深海采矿系统整体联动试验。获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4/10,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撰写国家标准1项。

查看详情

潘彬彬

上海海洋大学

玻璃球舱破坏检测与预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 课题负责人. 万米级深海XXXX仿生结构设计与控制,中央J委科技委创新领域项目,项目负责人. 水面舰船多学科设计优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二等奖排名第3。

查看详情

张东升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教育背景2001-09--2006-06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 1997-09--2001-06清华大学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6-03~现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9-12~2016-0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7-01~2009-1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6-07~2007-01,北京万东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2001-09~2006-06,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 1997-09~2001-06,清华大学,学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 部委级, 2013

查看详情

杨晔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0七研究所

长期从事前沿、尖端惯性技术预研及装备研发,主持研制多型战车、舰船、卫星、导弹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惯性元件及系统。多次获国防科工委、集团、工信部科技进步奖,及省部、国家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曾任863资环领域主题项目、国家深地探测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研制出我国首台旋转加速度计式重力梯度仪,实现国内首次引力梯度效应观测、飞行重力梯度测量试验,打破技术封锁、填补技术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极少数掌握该核心技术,能独立开发该类装备的国家。主持研制的海空重力仪产品正逐步替代进口,扭转我国大规模重力调查能力发展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受聘中国船舶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中国舰船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家组专家、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海洋物理学会等学会组织会员或委员。 重力梯度敏感器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进步一等奖01 高精度海洋重力仪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进步二等奖01

查看详情

郭朝阳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郭朝阳,博士、高级工程师,1987年出生,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加盟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潜水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深海装备技术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海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科协会员、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现任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海工附件及水下连接器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参与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海深水密接插件产品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课题负责人,申请专利百余项。

查看详情

张杨勇

中国船舶722所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十二五”某水下通信技术预研、“十三五”某水下收信终端设备研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的某水下通信技术获中国船舶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2020年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9年获中国船舶集团贡献奖。

查看详情
共1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