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贝贝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

杨贝贝简介: 杨贝贝,著名服装设计师、策展人,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会展运营部 总监。为央视综艺频道《幸福账单》、《黄金 100 秒》、《星光大道》等栏目提供主持人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为《山水中国美》央视 2018 元旦特别节目、《天下有情人》2017 央视七夕晚会等大型晚会担任服装设计。 教育经历: 1990.9-1994.7,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9-2001.7 , 法 国 巴 黎 时 尚 艺 术 与 技 术 学 院 ( 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ET TECHNIQUES DE LA MODE),女装成衣专业。 主要成就与社会活动:: “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世界巡展的品牌创立人,先后在日本、俄罗斯、毛里求斯、德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新加坡、缅甸等国家举办“丝路映像”中国精品时装展。 2009 年 2 月 28 日,中贝现代油画展《聆听与绽放》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盛大开幕,中方艺术家杨贝贝展出 25 幅油画作品。 2010 年 2 月 28 日,由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大型服装表演“欢乐元宵,靓丽霓裳”,杨贝贝担任此活动策划人及演出服装设计师。 2010 年 9 月 19 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60 周年,由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大型服装表演“多彩中国,华夏霓裳”,整台服装由杨贝贝设计。 2014 年 11 月 16 日,杨贝贝“释界 Liberty·Inspiration”现代油画作品展在奥加美术馆开幕。 2015 年 10 月 20 日,担任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流行歌手郭峰“天·地·人合”陶瓷油画现代艺术展策展人。 2017 年 6 月 18 日,杨贝贝以特邀嘉宾身份出镜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与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一起为节目中女孩设计缝制公主裙,圆女儿梦。 2018 年 10 月 23 日,做客北京交通广播《一起午餐吧》文化专题节目,畅聊宫里的“色彩”。 2019 年 10 月 15 日,国内首档老兵生活探访纪实节目《本色》,著名服装设计师杨贝贝为女警于文静形象设计,一展退役军人女性柔美风采。 2019 年 11 月 29 日,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传统刺绣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论坛》,以《“丝路映像”——锦绣中华的外宣品牌》为题作主题发言。 2020 年 1 月 4 日,作为领衔艺术家出席《冷艳至极》国际女艺术家跨界旗袍展。 2020 年 9 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同一轮明月” 天涯共此时中秋连线虚拟演播》,杨贝贝担任此活动策划人。 2020 年 12 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虚拟展》,杨贝贝担任此展策展人。 2021 年 1 月,杨贝贝为歌手屠洪刚量身定制黑白相间、金色刺绣战袍,在 CCTV1《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演绎《大风歌》,服装风格中西合璧,英姿飒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021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欢乐春节”品牌框架下的《2021 欢乐春节“寰宇同春”主题虚拟展》,杨贝贝担任此展艺术总监。 2021 年 3 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苏艺天工”丝绸与瓷器中国女性闺阁文化艺术展线上虚拟展》,杨贝贝担任此展艺术总监。 2021 年 9 月 5 日,受邀出席中国国际时装周-国际时尚论坛《互融·共生——科技重塑时尚》担任主讲嘉宾。 2021 年担任“2021 瑞丽轻奢品牌大赛”大赛评委。 2021 年 9 月 19 日,中国日报杨贝贝人物专访—《从文化中塑造职业生涯》。 2021 年 9 月 28 日,主持“2021 瑞丽轻奢品牌大赛颁奖典礼”暨国产品牌发展的传承与创新论坛。 2021 年 10 月 21 日,担任 2021 首届丝路长安•中国国潮服装设计大赛评委。 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主要成就: “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世界巡展的品牌创立人,先后在日本、俄罗斯、毛里求斯、德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新加坡、缅甸国家举办“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另策划各类出国艺术展览,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全球 40 余个国家设立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主要合作对象,开展各类国家间的文化、艺术及学术交流活动。

查看详情

吉鹏

东华大学

吉鹏,东华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1988年11月出生,2011年获常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16年获东华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一直从事纤维科学和工程研究。 2007.09-2011.06: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士 2011.09-2016.06: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 2017.01-至今:东华大学纺织协同创新中心博后、讲师 主要论文:发表国内外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授权的专利: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7件,其中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件。近几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博后创新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

查看详情

李文雅

西安工程大学

李文雅,女,陕西省渭南市人,1988年1月出生,讲师。2013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工作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2016年到江南大学进修。现在主要从事新型纺纱技术、花式纱线、纺织新设备与新技术方面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毛纺科技、棉纺织技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或参加研究项目3项。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新型纺纱、纺纱质量控制与产品设计、特种动物纤维及其性能、纺织新技术与新设备(双语)、花式纱线、纺纱质量控制与产品设计等课程。

查看详情

徐成书

西安工程大学

徐成书,男,浙江温州人,1979年10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西安工程大学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015年东华大学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台湾逢甲大学访问学者。从事轻化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重点研发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科技奖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20余项科研技术转化产业应用,服务行业发展,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原位矿化染色新技术,具有深度节水、减排效益与突出的提质增效作用,在行业中形成规模化应用,先后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列入“生态纺织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技术目录”(2017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入“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目录”(2019),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列入“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19年),并被日本知名纺织媒体“纤维综合日报”进行报导(2020年)。 主讲《染整工艺原理》、《特种染色》、《纺织品染整概论》等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获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1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与二等奖、国家奖学金、纺织之光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称号等奖励与荣誉。

查看详情

刘呈坤

西安工程大学

刘呈坤,男,山东省邹城市人,1981年7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博士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系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负责人和西安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长期从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纳米纤维材料制备及功能性制品开发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一等资助项目及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2项专利转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教研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为本科生主讲《纺织材料学》和《纺织新技术与新设备(双语)》等课程。曾获得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9年度《纺织学报》优秀论文奖、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第18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姚穆院士奖学基金一等奖、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教师、西安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西安工程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和西安工程大学优秀处级领导干部等多个奖项和荣誉称号。曾指导学生参加两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均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银奖;指导研究生论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纳米碳纤维及过程机理研究》获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17年度纺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查看详情

刘宝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刘宝宝,2016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2017年7月入职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研究工作,担任国际期刊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科技期刊审稿人。2015年10月3日-2016年4月3日,赴国外高校学习。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ICIC Express Letter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等SCI/EI检索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5项。

查看详情

景军锋

西安工程大学

景军锋,1978年,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息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香港桑麻奖教金获得者、中国“纺织之光”奖教金获得者、西安工程大学首届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获得者、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以及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从事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30余篇;现为多个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人,如《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Textile Research Journal》、《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东华大学学报》等。申请并授权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获各类科学技术奖10余项。 担任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工程大学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研究所所长、西安工程大学智能纺织装备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年培养5名左右研究生,截止2017年,累计培养研究生35余。指导研究生获研究生电子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陕西省研究生电子竞赛一等奖,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全国“溢达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成果,陕西省研究生成果展一等奖,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创新基金支持。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开发相关视觉检测产品10余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视觉检测智能装备在玻纤、化纤、纺织等行业中得到应用,部分产品取代国外进口。

查看详情

樊威

纺织工程系秘书/副教授

樊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博士后(国家公派),清华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陕西省“青年托举人才”,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人选”,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团队负责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王善元优博基金”获得者,“陈维稷优秀论文”获得者,陕西省“三秦学者”团队骨干成员,西安工程大学“优秀教师”,西安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江苏省科技镇长团荣誉团员。主要从事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智能纤维及智能可穿戴、废旧纺织品循化利用、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件,已授权7件,出版专著1部。

查看详情

徐巧

武汉纺织大学

徐巧,女, 1974.11,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骨干教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智能纺织装备;电磁驱动技术、机电一体化。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1.鉴定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项; (1)湖北省科技厅项目,20873999、高效节能型自动丝网印花装备关键技术、2008/01-2012/12、20万元、已结题(已鉴定,省科学技术厅鉴定(结论:国际领先),2013.4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主要参与; (2)纱线多倍加捻技术及其应用,2009-05省科学技术厅鉴定,鉴定结论:国际领先; 2.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项,代表性的有(可选择性描述):***(不超过3项)注明:颁发部门、获奖等级、项目名称及编号;艺术类专业获全国美展、设计作品等专业比赛三等奖以上奖项及其他相应奖项。 3.主持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 4.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3篇,SCI、EI、SSCI、CSSCI等收录17篇. 5.主编参编专著或教材1部; 6.获得或申请专利16项。

查看详情

张智明

武汉纺织大学

张智明,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纳米纤维制备方法、纺织机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科研项目、省级教研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多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6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纺织之光”教师奖各1项;参与获奖有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2项。

查看详情
共12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