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构建轻工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行业云制造生产

构建轻工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行业云制造生产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2-23 16:28:02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四川成都市| 用户788992 | 2023-01-03 11:09:18
本成果针对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缺乏等困境,学校瞄准轻工云制造应用,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云天智能制造学院”,总投入7049.34万元,以云制造生产实训基地为载体,着力打造轻工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云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将自动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和5G等先进技术紧密融合,面向轻工制造型企业构建覆盖从设计、生产、检测到运维的整体创新服务载体。期间,参与“基于云制造的智能工厂架构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获得专利100余项,2019年12月李克强总理莅临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本成果已投入行业应用,近3年来培养云制造领域技术人才800多名,陆续获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食品饮料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综合服务平台”(省教育厅、经信厅等,综合类6所高职之一),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人才能力提升机构(全国高职院校入选2所之一)、四川省“食品饮料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教育厅)、四川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省经信厅、省通信管理局),获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轻工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成果融合了5G等云制造的新技术,覆盖云制造系统的设备层、通讯层、控制层、数据采集层、应用层关键技能,能为轻工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从设计、生产、检测到运维的全流程服务。 成果采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的方式,开创了“双主线、三阶段、两驱动

能为轻工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从设计、生产、检测到运维的全流程服务。 成果采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的方式,开创了“双主线、三阶段、两驱动"专创融合教学模式,通过共建共享“人、财、物、技”,大幅提升校企多方在产、学、研的协同度,吸收云制造的先进技术转化为一系列的教学、 科研资源,采用高度融合的工学结合方式培养面向云制造的新技术人才。

产学研合作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天衡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衡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第一完成人:赖冬寅,2009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现任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2017-2018年,在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各-项,2017年、2020年分别获得“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二等奖; 2021 年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 等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5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 SCI收录论文1篇,EI收录论文1篇,EI会议1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省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纵向课题结题8项,在研课题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软著7项。主持并参与横向课题(含技术项目服务) 17项,合同金额135.57万元;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企业认可,长期受邀担任成都天衡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2021年,主持建设的“云制造生产实训基地”被评为四川省“5G+ 工业互联网” 标杆项目(四川省经信厅、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科产金生态环境将持续向好。随着各项产融结合政策的落地实施,更多产融对接平台搭建形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生态链更加完善,资本市场对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将形成更多长期价值投资,形成产融结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各平台企业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推动平台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形成功能订阅、金融服务等新模式,如用友科技以功能订阅方式为近5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平台化、通用性服务并实现盈利,常州天正创新“生产力征信模型”,提供基于平台的融资租赁、风险预警、客户标定等服务,帮助2000余家企业客户获得授信30亿,实际放款超过22亿。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实施以来,项目整体进展良好、成效显著,“以测促建、以用带建”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平台核心功能、应用水平、生态能力明显提升,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65万台、工业APP达到1950个、工业模型数突破830个,平台活跃开发者人数超过3800人,在石化、机械、钢铁、电子、轻工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显著带动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