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

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4-10 16:41:01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天津市滨海新区| 宋学姮 | 2023-04-11 16:38:18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位移调节单元及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位移调节单元及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位移调节单元用于调节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的植入深度;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用于对植入部位进行光调控及生理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的生理信号反馈至中央处理单元。该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将电极单元与光纤单元结合在一起构成光电极阵列,并且利用位移调节单元分别对电极单元和光纤单元进行操控,根据生物体内环境,调节二者植入的深度及位置,灵活度高,可以实现对植入部位更加精确、有效、高空间分辨率和长期的光调控和电生理记录,满足对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的要求。
1.一种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位移调节单元及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位移调节单元及所述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位移调节单元及所述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所述位移调节单元与所述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相连,用于调节所述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的植入深度;所述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用于对植入部位进行光调控及生理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的生理信号反馈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癫痫、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厌食、抑郁症、老年痴呆症、震颤、痉挛、强迫症、焦虑症、脑中风、以及毒瘾等众多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一直威胁人类健康,困扰人类的正常生活。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患者有约6亿人,其中我国约占四分之一。并且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疾病的患者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因此,亟需一种方法来深入地研宄神经回路的重塑与修复机制,进而揭示和阐明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在细胞回路层面上的发病机理和探讨更加有效的临床调控靶点。光遗传学技术的出现让使得上述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提升了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 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九个研究平台,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等组成。开展先进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发展。信息、电子、通讯技术研究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究高性能计算、自动化、精密机械研究生物医学与医疗仪器研究相关学历教育、博士后培养与学术交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座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在植入部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脉冲的频率为I〜200Hz,所用激光的波长范围为450 〜600n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理信号为神经元放电生理信号、局部场电位信号、脑生理信号及生化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该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通过位移调节单元对光电极采集调控单元进行操控,能根据生物体内环境,调节其植入的深度和位置,灵活度高,可以实现对植入部位更加精确、有效、高空间分辨率和长期的光调控和电生理记录,满足对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的研宄和治疗的要求。

技术合作

通过将微电极、光纤以及微型步进电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步进功能的植入式光电极采集调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微电极、光纤以及微型步进电机三者可以相对独立,可以两两组合,或者与其它装置一起构成阵列。并且三者的数目可以根据植入部位的生理环境调节。为了达到最佳的采集和光调控效果,可以采用电极阵列、光纤阵列与微型步进电机的组合方式,达到对目标神经元更加精确、有效、高空间分辨率和长期的光调控和生理信号的采集记录,为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