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铁铬液流化学储能电池成套技术

铁铬液流化学储能电池成套技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0 01:12:21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梁霄 | 2022-11-11 15:31:25
铁铬液流电池是基于铁和铬之间的离子价态变化完成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的电化学电池,其电解质溶液被分别储存在独立的储液罐中,通过外接管路与流体泵使电解质溶液流入电池堆内进行反应。 铁-铬液流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具有效率高、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大、功率模块化、容量可定制化、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从提供短时间的调频、提高电能质量到长时间的削峰填谷、缓解输电线路阻塞,能够提供能量的时空转移,是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所带来的问题和提升电网对其接纳能力的重要措施。 经过近10年的技术研发,解决了铁铬液流电池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电池系统的高效性、储能性、安全性、环保性、寿命性和应用性。 目前,已经完成了中试,具备了进行下一步工程示范的条件。 —现有10kw级和20kw级两个基本单元电堆产品 —现有100kw和250kw两种电池系统产品 —电池系统充放电可以任意调节

技术优势。目前,国内铁铬液流电池开发成功的企业有两家,一家是中海储能,一家是国电投。相比较而言国电投的产品技术是中海淘汰的技术,落后一代,成本高出一倍。产业优势。中海储能产品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从全产业链条的角度控制成本,保证性能优势,技术壁垒较高,复制难度较大,领先行业至少3年以上。市场优势。基于以上优势,中海储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关注,并与国家电力和一些地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目前已经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华电、京能等大的电力央企国企达成了产品使用的意向,也已经与重庆两江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张家口国家新能源基地等区域达成了引进产业项目的合作意向。

中海储能产品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从全产业链条的角度控制成本,保证性能优势,技术壁垒较高,复制难度较大,领先行业至少3年以上。市场优势。基于以上优势,中海储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关注,并与国家电力和一些地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徐春明院士带领数十位博士专家精心打造,团队涵盖产学研等各个环节的专家,为成果打造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领军人物总裁:曾建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曾就职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司,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能源规划、中国能源白皮书编制;曾任神华集团国华能源公司总经理主持风电建设工作,风电场遍布东北、河北、内蒙、山东、贵州、广东等地;近年来一直在组织铁铬液流储能技术研发 , 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拥有3个技术研发团队、5个技术合作研发团队、1个储能电池实验室、1个储能电池试验基地,专家顾问团队6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2项,核心技术4项,商业技术秘密3项。

目前已经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华电、京能等大的电力央企国企达成了产品使用的意向,也已经与重庆两江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张家口国家新能源基地等区域达成了引进产业项目的合作意向。

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