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混批勾兑技术的中药质量一致性方法研究

基于混批勾兑技术的中药质量一致性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1-29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委托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作为一种天然产物,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基源、生长环境、种植方式、采收时节、生长年限、存储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混批勾兑技术,又称原料批次混合技术,是按一定标准将含量差异较大的不同批次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减少产品质量差异,提高产品稳定性与一致性的技术。该技术以天然产物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单位质量峰面积等做为模型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中药材的特征,以及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质量差异问题,对比实际生产条件,生产成本和实验结果等多个维度,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原理,建立适用于该药材的混批勾兑模型,从而提高中药材质量一致性。
成果亮点
1.药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混批勾兑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资源,将其进行合理搭配,使得各种药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提高药材的利用率。2.药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混批勾兑技术,可以将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勾兑,平衡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从而确保药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对于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3.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混批勾兑技术可以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功效,进行合理搭配,降低单一药材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通过勾兑多种药材,可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减少副作用的发生。4.提高中药制剂的适应性:混批勾兑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调整中药制剂的配方和工艺,提高其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定制化的勾兑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5.优化生产工艺:混批勾兑技术可以优化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勾兑配方和工艺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推动中药现代化:混批勾兑技术结合了传统中药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了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引入现代分析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价中药制剂质量。
团队介绍
李文龙,2004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7年硕士毕业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海洋化学硕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获药物分析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在浙江大学药学院、Duquesne University、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0月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工作,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文龙课题组长期从事中药制药过程分析技术研究,目前课题组正以NIR及其他光谱为主要技术手段,针对煎煮、渗漉、萃取、膜分离等中药分离工艺,以及混料、制粒、压片、包衣等中药制剂单元操作的过程分析技术进行深入、持续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课题3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各1次。参与编写《中药制药工艺学》、《近红外光谱实战宝典》、等专著、教材5部。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担任《分析测试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草药》等10余种期刊编委、青年编委。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2-01

朱老师

中国颗粒学会

科创中国平台专员

综合评价

该项目从计算机算法开发的角度,建立适用于不同药材的混批勾兑模型,提升了药材的整体质量,避免了原料药的浪费,增加了经济效益。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