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晋科8号

晋科8号

发布时间: 2023-11-2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生物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
成果介绍
晋科8号于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200006,适宜山西省太原、晋中、吕梁、晋城等鲜食大豆产区种植。该品种属有限结荚习性,株高适中、分枝多、结荚密、茎杆壮、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耐大豆孢囊线虫病,采摘期103.5天。株高78.62㎝,结荚高度15.62㎝,分支3.94个,主茎节16.9个,单株荚数82个,单荚粒数2.7个。其干籽粒,呈椭圆、种皮呈黄色、有光泽、脐色为褐色。在其鲜食期,荚鲜绿,茸毛灰色,鲜荚宽达1.55cm,长达7.55cm,鲜百粒重88.57g,干百粒重47.1 g,具有极好的商品性。粗蛋白含量:44.08%,粗脂肪含量19.98%,属高蛋白鲜食大豆品种。
成果亮点
晋科8号作为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在选育过程中,杂交、选种、鉴定,均设在重茬20多年的病圃中进行,有利于杂种后代综合抗性的早期识别与选择,育成后具有抗病、抗虫,耐重茬等特性。固氮能力强、高度抗旱,节水省肥。201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检中心(哈尔滨)分析测试:蛋白质含量44.08%,高于国家高蛋白质优质标准(≧ 43%)1.08%,脂肪含量19.98%,双项合计64.06%,高于国家蛋白+脂肪双项合计优质标准(≧63%)1.06%。经省区试、国家区试及南繁加代繁育试验。适应范围囊括了16个省、市、区,覆盖了国土面积的50%以上,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地区(100-400人/平方公里)。南起三亚(北纬18°09′),北至沈阳(北纬41°48′),适应纬度范围纵跨23°39′,超国家级品种要求3~4个纬度的5~7倍;西起昆明(东经102°10′),东至沈阳(东经123°25′),横跨经度21°15 ′。该品种2017年参加山西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1137.41kg,比对照晋科4号增产21.29%,5点试验全部增产,增产点次100%。2018年参加山西省鲜食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1
团队介绍
山西农业大学龙城小区大豆研究室主要承担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我省春大豆早熟区、中晚熟区、中、南部夏大豆区的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大豆新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及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立以来,先后共承担国家、省级、院级课题4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成立以来共取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晋豆1号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晋遗30号,2010年3月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晋豆1号、晋豆3号、晋豆11号、晋豆19号、晋豆20号、晋科4号、晋科2号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晋豆4号、晋豆7号、晋豆11号与配套技术推广、晋遗31号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育成品种23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晋豆19号连续25年作为山西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连续20年作为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其中晋遗30号、晋遗31取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先后在《大豆科学》、《中国油料学报》、《中国种业》、《作物杂志》、《山西农业科学》等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中国大豆品种志》、《中国大豆科技工作者传略》、《小杂粮营养价值与综合利用》。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9

王创云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员

综合评价

晋科8号被列为山西省2022年农业生产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因其口感香甜柔糯,口感品质好;茸毛少而淡,荚鲜绿,外观商品性好,且该品种植株紧凑、分枝适中,茎杆壮、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具有高产、稳产、抗旱、高蛋白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