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

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1-2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Bac-to-Bac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它涉及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白蚁内源木质纤维酶的蛋白表达很难保证具有原始活性的问题。本发明利用PCR获得白蚁内源纤维素酶EG基因片段,连入pMD18-T,获得重组质粒,经转化、蓝白筛选后获得重组质粒p18EG1,经PCR及酶切鉴定,将EG基因片段转入pFastBack1质粒中,转化筛选后获得pFBEG1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后,即得。本发明最大程度接近白蚁自身内源木质纤维酶的表达环境,为提高表达产物活性提供最佳条件,从而找到高效、低成本的转化木质纤维的酶系。
成果亮点
本发明利用PCR获得白蚁内源纤维素酶EG基因片段,将其连入到质粒载体pMD18-T多克隆位点中,获得重组质粒,经转化、蓝白筛选后获得重组质粒p18EG1,经PCR及酶切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PCR、酶切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EG基因片段转入pFastBack1质粒中,转化筛选后获得pFBEG1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后,获得带有白蚁内源纤维素酶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利用昆虫杆状病毒作为传递媒介,可将外源蛋白基因整合在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并保证病毒的完整性,经过病毒的包装和侵染,外源基因进入昆虫细胞,利用病毒自身的中晚期强启动子,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基因,杆状病毒的宿主范围仅限于昆虫和少数其他无脊椎动物,其专一性使其对人和哺乳动物是安全的。杆状病毒除个别基因外绝大多数基因无剪接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外源基因的功能。
团队介绍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9月9日,原名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生物分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1971年1月下放到黑龙江省,1973年后隶属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从事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与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在基因工程技术、生物质能源、食用菌菌种保藏与应用、废水微生物处理、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微生物保健品、固液综合配套发酵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长期承担国家五年计划项目、"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各部委、省市科研项目,已取得40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部委项目45项及省重点项目57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以上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7项,发表一级以上学术论文8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灵杆菌素”、“金葡菌素”、“复合氨基酸”、“微生物肥料系列产品”、“微生物农药系列产品”、“光合细菌系列产品”、“食用菌系列产品”等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