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1-2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将无水乙醇、五氧化二铌、碳酸钠和碳酸钾经球磨混合均匀、干燥、煅烧、研磨,得到铌酸钾钠前驱粉体,然后与无水乙醇和生物玻璃颗粒经球磨混合均匀、干燥,模压成型,烧结,得到生物玻璃掺杂铌酸钾钠陶瓷片;将所得生物玻璃掺杂铌酸钾钠陶瓷片经极化处理,得到具有网状分布电场的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本发明所得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通过调整其结构组分及性能,使其能调控网状电场的分布密度及强度,从而达到提高材料协同促血管化成骨的作用。
成果亮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往45S5生物玻璃中掺杂一定量铌酸钾钠颗粒经高温成瓷后极化形成空间网状电场,从而达到更好的促成血管化成骨的目的。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为华南理工大学宁成云教授,宁成云教授长期从事电活性生物材料基础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Prog. Mater. Sci., Prog. Polym. Sci., 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等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获省部级奖2项。团队成员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于鹏副研究员,广州医科大学周蕾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骨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研究室陈大福主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周亚红,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王珍高副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翟锦霞,广东工业大学谭帼馨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邓春林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廖景文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硕士黄晓。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4

祝雨红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项目部副主任

综合评价

华南理工大学宁成云教授的科技成果,一种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将无水乙醇、五氧化二铌、碳酸钠和碳酸钾经球磨混合均匀、干燥、煅烧、研磨,得到铌酸钾钠前驱粉体,然后与无水乙醇和生物玻璃颗粒经球磨混合均匀、干燥,模压成型,烧结,得到生物玻璃掺杂铌酸钾钠陶瓷片;将所得生物玻璃掺杂铌酸钾钠陶瓷片经极化处理,得到具有网状分布电场的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 本发明所得掺杂铌酸钾钠的生物玻璃陶瓷,通过调整其结构组分及性能,使其能调控网状电场的分布密度及强度,从而达到提高材料协同促血管化成骨的作用。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