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高热湿稳定性的微纳米纯聚乳酸纤维产品

高热湿稳定性的微纳米纯聚乳酸纤维产品

发布时间: 2023-11-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
成果介绍
聚乳酸纤维作为世界上商业化最成功的生物质可降解合成纤维,长期以来不能进行纺织生产主要是因为其热湿稳定性差,难以进行常规染色及后整理。目前,市面上少有纯聚乳酸面料和相关立品,而常见的与其他纤维进行混纺的加工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聚乳酸纤维的热湿稳定性差的问题。具有热湿稳定性的纯聚乳酸纤维产品可以解决目前常规左旋聚乳酸纤维无法进行常规的纺织染色、后整理的实际应用问题,推进聚乳酸的大规模纺织应用,全面发挥聚乳酸面料优秀的服用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部分替代石油基来源的纺织面料,从源头规避纺织品废弃所带来的微塑料污染问题。
成果亮点
从企业对绿色可降解的聚乳酸面料的需求出发,根据左旋聚乳酸大分子可以与手性对映体形成分子嵌合,得到熔点升高、水稳定性增强的立构结构这一特性,提出了使用与左旋聚乳酸手性对映体右旋聚乳酸共同进行熔融纺丝的一种全聚乳酸纤维制备方法,并根据立构对高分子物化性能的特殊影响进行了熔融纺丝过程温度与混合过程的精细控制。基于手性对映体聚乳酸的立构熔融纺丝技术,开发了高热湿稳定性的全聚乳酸纤维,可以进行常规高温染色加工与湿法后整理,使聚乳酸纺织面料在服装、家纺和产业纺织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可能。该高热湿稳定性的聚乳酸纤维产品部分替代传统不可降解合成纤维制品,将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团队介绍
徐荷澜博士是一位在纺织工程领域具有卓越背景和研究成就的专家。他于2006年获得东华大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以及2014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涉及纺织、营销与服装设计。自2018年加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后,他一直专注于研究生物基天然和合成高分子纤维以及纺织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他的研究着重于利用废弃农副产品等资源,再生和资源化天然蛋白质大分子。徐荷澜在纺织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业绩,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Langmuir、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的研究成果。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30

白濛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发展处处长

综合评价

专家组认为徐荷澜博士领导的研发团队在聚乳酸纤维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通过采用手性对映体聚乳酸的熔融纺丝技术,成功提高了全聚乳酸纤维的热湿稳定性,解决了其在纺织染色和后整理中的难题。该技术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创新水平,而且在产业应用上有广泛的前景,有望推动纺织行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