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盐碱地优质草饲生态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模式

盐碱地优质草饲生态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模式

发布时间: 2023-11-01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盐碱地面积高达1.0×108公顷,广泛分布于沿黄流域等地区。其中具备农业发展潜力的盐碱地面积约1.3×10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推进沿黄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因此,依托沿黄滩区生态资源优势、规划优质饲草产业示范带、大力发展规模化饲草产业,是当前沿黄流域的发展重点。由于盐碱生境的特殊性,常规的牧草收获、加工和贮藏技术并难以满足盐碱地饲草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盐碱地苜蓿饲草产品品质差、产量低,优质饲草转化利用效率较低,严重的制约了盐碱地饲草产业的发展。因此,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并在盐碱地种植耐盐饲草可有效缓解我国耕地面积紧缺,保障粮食及饲草的稳定有效供给,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如何有效拓展沿黄流域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途经亟待研究。
成果亮点
盐碱地优质草饲生态产业技术研究与集成模式研发了盐碱地草种筛选与改良,针对盐碱地的特殊环境条件,进行大规模的草种筛选和改良工作。通过评估草种的耐盐碱能力、适应性以及饲用价值,选择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优质草种,并通过传统育种和基因改良等手段,提高草种的抗逆性和产量。针对盐碱土壤的特点,开展土壤改良与调控研究。通过添加有机物质、磷肥和石膏等改良剂,调整土壤pH值和离子平衡,降低土壤盐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精确施肥和灌溉技术,实现对盐碱地的水盐平衡控制,减少土壤盐分累积。研发了盐碱地苜蓿建植技术,完善了躲避盐碱伤害、快速发芽、建植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明确了盐碱地苜蓿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刈割期、留茬高度、翻晒方法、贮藏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升了河套灌区盐碱地饲草的种植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研发了以盐碱地饲草为核心的饲草型发酵全混合日粮配比技术,研明了盐碱地饲草的营养水平、配比方式等技术要点,提升了羊肉的质量。
团队介绍
宁夏大学草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一直围绕优质草产品加工生产、转化利用、检测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 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已登记相关菌株3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参与颁布地方标准3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资源与生态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草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16

贾善刚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综合评价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盐碱地面积高达1.0×108公顷,广泛分布于沿黄流域等地区。该成果针对盐碱地推出土壤改良措施,并从改良后的土壤种植饲草、收获饲草等系列技术。填补了盐碱地饲草在加工调制技术领域的空白,补齐生态饲草产业短板。具有大的应用前景。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