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

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0-2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
成果类型: 软件著作权,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林业
成果介绍
槟榔为四大南药之一,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230万亩。成龄槟榔园间种的关键,是科学选择间种作物。间种作物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槟榔园的光照强度和间种作物生长及其根系分布特点,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形成主间作物间生产和生态平衡协调。益智栽培管理粗放,喜半荫蔽环境,在荫蔽度60%~70%下生长良好,但在强光下生长缓慢、产量低甚至绝产,非常适宜与槟榔等经济林进行间作,是用工少、见效快的经济作物。 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要点:(1)园地选择:地势平坦或者较平缓,坡度不超过20°;槟榔树龄在2年以下;种植株行距一般株距1.5~2.5米、行距2.5~4米,林间隙地大;靠近水源、水量充足且灌溉方便;槟榔长势良好。(2)植前准备:具体包括合理规划和整地、施足底肥和种苗选择。(3)栽培管理:主要包括益智的种苗选择、栽种、灌溉排水、除草松土、追肥、保果、修剪、采收加工等,按照相关益智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操作。
成果亮点
槟榔林下间作益智经济效益:年均产干果50千克/亩,按照近年市场收购价48元/千克估算,单位面积收益约2400元/亩;间种益智后减少的槟榔园控草等生产管理成本每年约300元/亩;益智的年生产管理成本1000元/亩;则年新增收益约1700元/亩。 已建立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示范面积600亩,在目前槟榔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广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形成主间作物间生产和生态平衡协调,同时减少人工除草支出和化学除草剂的施用,降低槟榔园生产管理成本,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介绍
成果团队共8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均在槟榔高效栽培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成员中有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槟榔方面的技术专家库成员,曾为海南多家槟榔种植公司、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指导,解决槟榔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横向合作重点项目50余项,鉴定成果7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制定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出版或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60余篇。团队从2015年开始对槟榔园间作物开展了系统研究,并针对当前严重制约其发展的建园成本高及及土肥利用差等产业瓶颈问题,对传统的建园模式、水肥高效利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进,构建了槟榔林下间种作物和间养畜禽等技术模式20多种,为该槟榔-香草兰间作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热带农业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3-10-26

张小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

科员/副研究员

综合评价

该成果针传统槟榔林存在的建园成本高、杂草生长快和管理费时费工等问题,开展节本增效型槟榔林下间作益智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该成果,对槟榔园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人工除草支出和化学除草剂的施用,降低槟榔园生产管理成本,增加产业收益,促进节本增效,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该技术创新性较强,且技术先进、成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