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山坡地工业大麻栽培技术示范

山坡地工业大麻栽培技术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0-13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品种,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1、合理轮作,精细整地。多耕多耙,使耕作层疏松肥沃。大麻种子细小,整地不良会影响幼苗出土。秋收后立冬前后进行冬耕,深度18 - 20cm, 次年早春于惊蛰前后进行春耕, 深度10 -15cm。播种前再进行细耙,使土壤细碎均匀、上松下实,为种子发芽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2、选择良种,抢墒播种。根据当地气候及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当地认定的丰产抗病的工业大麻品种。雨前抢播或雨后趁墒播种。西北产籽区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6月上中旬。亩播量1-1.5kg。3、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采用穴播、行播等大麻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也可间作套种提高种植效益,主要有大麻套种大豆、马铃薯、蔬菜等模式。4、科学施肥,合理灌水。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肥要“基肥足、追肥早”。 5、适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在苗高5cm、1-2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在3-4对真叶时要及时定苗,高水肥区亩留苗密度2500-3000株;中等水肥区亩留苗密度3000-3500株。行距60cm。结合间、定苗可进行1-2次中耕。6、科学施药,统防统治。工业大麻麻苗对多数除草剂敏感,芽前除草可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成果亮点
开创性地培育了抗旱、耐瘠薄、耐盐碱、广适应、稳产、高产的工业大麻新品种“汾麻3号”;自主创新了完善的“工业大麻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攻克了工业大麻油纯物理压榨工艺;全面开展了“汾麻3号”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紧密程度,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山区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
团队介绍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成立于2001年,2008年加入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成立汾阳工业大麻试验站。主要从事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成立以来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二等奖1项,通过山西省认定工业大麻新品种5个,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3项,省院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颁布山西省地方标准1项,现有固定试验基地30亩,示范基地10个。储备工业大麻纤用、籽用、药用资源1000多份。建有智能温室大棚756平米,配备实验室30平米。 现有研究人员6名,其中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团体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大麻特色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不同用途工业大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业大麻重大有害生物预警及防治措施研究、工业大麻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