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香菇生产废料综合利用及香菇多肽、多糖特色功能产品开发

香菇生产废料综合利用及香菇多肽、多糖特色功能产品开发

发布时间: 2023-09-25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外观设计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医药生物技术
成果介绍
本项目源自实地调研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香菇加工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亦为植提行业的面临共性需求。 卢氏县属于河南省贫困地区,已列为香菇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县,其香菇质量佳,年产量约 11 万吨,但生产过程中的香菇废料(主要为香菇柄)利用率极低,每年约产生 5000 吨,造成环境污染。如何处理、有效利用生产废料,并且开发功能香菇衍生产品,将有利于增收扶贫,也契合面向全民健康的社会需求。 目前国内香菇柄深加工企业相对较少,且存在产品单一、活性损失大等缺点,亟需关注和探索。项目即针对上述企业和地区的具体需求,以香菇柄的综合利用为抓手,结合学院特色,探索面向大健康的香菇相关功能产品的研发。
成果亮点
香菇又名香蕈、香菌。除食用外,亦可入药是食药两用菌。经项目组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香菇多肽、香菇多糖等。其中香菇多肽易于吸收、安全性高,有促进免疫功能恢复、促进核苷吸收及运转、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亦有醒酒、护肝、促进矿物质在机体内的沉积等作用。香菇多糖则具有抗疲劳、抗肿瘤作用,还可改善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对多种细菌、寄生虫、病毒性感染的免疫能力。 国内对香菇蛋白肽、香菇多糖的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食品、药品以及新型天然化妆品功能性添加剂,香菇多肽、香菇多糖在食品、药品以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团队介绍
本项目技术提供方为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孔宇教授、龙建纲教授团队。主要从事动植物中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纯化相关的理论、应用研究和基于线粒体的疾病发病机制和相关产品研发研究。项目技术负责人在理论方面,首次阐明了毛细管电泳乙腈盐堆积技术的富集机理,并成功用于谷胱甘肽等活性多肽的在线富集;在应用方面,曾利用疏水色谱技术参与完成了科技部重点项目(基因工程表达人胰岛素原分离纯化)并成功转化。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 1 项,参与 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余项,在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获批专利 3 项。项目团队有成功研发转化产品(河南省三门峡)的经验,在功能食品研发方面有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