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五、综合能源零碳水储能系统

五、综合能源零碳水储能系统

发布时间: 2023-06-29

来源: 科创项目库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
成果介绍
水储能技术优势显著,蓄热水罐的单位造价费用低,运行成本低,热效率可高达99.8%,在极寒天气48小时静止状态下,温度只会下浮0.2℃,寿命长,使用年限可达到30年,性能稳定不变,不会出现性能衰减现象,最高出水温度可达200℃(承压),从0至满负荷运行只需3-5分钟。维护成本低,一般不需要换水、补水。漏热损失小,水温低,热散失少,造价低,单位蓄热量初投资低。水储热是最传统的储热技术之一,既可用于储热,又可用于储冷。水比热容大,常温下高达4.182kJ/(kg·K),是一种优良的经济、环保储热介质。常见的水储热技术有非承压水储热和承压水储热两种:非承压水储能温度一般在30-90℃,储冷温度一般在0℃-30℃;承压水储能的温度一般在30℃~200℃。水储热设备简单,使用寿命较长,投资较低。水作为储热介质,廉价易得。因此,在场地充足的条件下,水储热成为了不二之选。
成果亮点
2020年,中国首个7.8万平米农业水果蔬菜玻璃大棚清洁综合能源(蓄冷+蓄暖+热水)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运营期30年。利用玻璃大棚恒温+水蓄能系统+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光伏在大西北白天光照,使玻璃大棚恒温,为农业蔬菜大棚能源管理节能运营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标杆!
团队介绍
1.吕丰年先生,创始人/集团董事/总裁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拥有20余年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并多次参与设计建设水储能供暖/制冷项目。拥有50余项发明专利。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蓄热供暖/制冷行业技术等,研发的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2020年,亲自主持设计建设了甘肃酒泉首个单体7.8万平米蔬菜大棚谷电水储能供暖/制冷项目等。 2.马一太 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50余人 博士 1945年11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曾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现任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Essen大学应用热力学与空气调节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
专家点评

“科创中国”技术路演——碳达峰碳中和(包头)专场活动 | 2023-06-29

  • 刘启明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分院—总工程师

    产业专家
    一种更为环保、经济、绿色、低碳的新型储能系统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