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重组工业酶工艺优化与控制技术

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重组工业酶工艺优化与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2-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是当前广泛利用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本项目根据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发酵时期的不同特点,从细胞以不同碳源为核心代谢流出发,提出了动态毕赤酵母的高密度高表发酵工艺优化策略,通过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和过程分析技术(PAT),实现了发酵过程的精确定量控制,突破了目前毕赤酵母经验式或控制少数环境参数(如DO等)的粗放型发酵模式,使发酵水平达到5g/L和细胞密度大于500 OD600
成果亮点
本项目针对毕赤酵母不同时期的发酵途径特点,采用在线检测技术和实时流加补料技术,开发了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的新工艺,显著提高了目前发酵水平达和发酵周期等经济指标,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团队介绍
团队是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微生物发酵的专业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代谢工程和发酵过程工程。与企业合作产业化项目100多项,形成了毕赤酵母、链霉菌、霉菌、大肠杆菌等产业化技术。曾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余项。 团队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以及研究生50余名,在基因工程菌种改造和发酵工艺优化等技术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项,授权国际专利10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微生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2-12-05

郭美锦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主要从科技成果创新水平,市场前景,产业化路径、投资风险与回报等角度对成果转化提出综合性评价意见和建议。 该成果是在线监测技术、过程分析技术(PAT)和发酵优化技术的综合而形成的,对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工业应用(如表达工业用酶、饲料用酶和医用酶等)具有明显的技术支撑,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可起到技术的引领作用。 总之,该项目技术基础好、研究路线明晰,团队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技术上基础扎实,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 建议尽早产业化转化。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