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做机器人的“最强大脑”

做机器人的“最强大脑”

发布时间: 2022-11-30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股权融资
成果类型: 外观设计,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
成果介绍
复杂工艺拟人化作业机器人立足轻工业领域,以自主研发的轻巧并联机器人为核心硬件,针对轻工行业机器换人过程中遇到的“手法的经验性、工件的非标性、工艺的随机性”等行业痛点,搭载全景视觉的定制化柔配算法,对机器人具有工人经验手法的示教轨迹进行刚、柔性偏差配准矫正,机器人通过迁移学习配准结果后最终实现产线精准、高效、稳定的柔性化拟人作业。
成果亮点
1、解决手法的经验性问题:全球首款工业级六自由度并联共融机器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含美国专利),不仅可以通过直接交互示教快速学习掌握复杂工艺手法,尤其是工具与环境相接触的交互式作业手法,而且机器人作业的轨迹精度和效率优于人类。 2、解决工件的非标性问题:全球首款工业级全景视觉偏差补偿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含美国专利),不仅可以通过刚性配准计算工件安装定位不准带来的偏差,还可以通过柔性配准计算工件由于非标性带来的尺寸一致性偏差,并用于机器人轨迹补偿。 3、解决工艺的随机性问题:扎根胶粘剂行业,研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配套解决方案。 4、成果和意义:该项目成果适用于需要人机协作、共存共融的各种场景;未来将全面推广在可接触式、大曲面涂胶、打磨、装配等复杂应用场景。以该系统为依托,截至目前,团队已为相关技术申请国内外专利共计20余项,已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
团队介绍
创始人:赵龙海是机器人学博士,师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赵杰教授;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拥有5年的创业经历,曾得到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教授的投资和指导。 首席科学家:陈根良是上海交大的教授,上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师从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 研发团队:目前有C9高校博士8人,985/211硕士8人(全职),有海外经历者5人,核心研发团队共计15人,形成了封闭的机器人、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链!
专家点评

“科创中国”技术路演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领域 (西咸新区)专场 | 2022-11-28

  • 郑敬地

    秦创原春种基金—经理

    经济专家
    这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而且是比较成熟的项目,有很好的技术先进性,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 梁小成

    西安环大学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经济专家
    专业度和垂直度高,具备很好的技术优势和核心技术,很有创新性,市场潜力巨大
  • 陈晨

    陕西高校技术要素创新服务平台—投资人

    经济专家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拥有独特性的护城河壁垒,也具备快速迭代的发展壁垒,市场前景看好
  • 闫飞

    陕西科控启元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总监

    经济专家
    适用需要人机协作、共存共融的各种场景,应用场景广泛,商业应用价值高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