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技术

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0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成果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两大应用领域的占据份额逐年攀升。 但因锂资源限制(80%进口)造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且欧 美等国家已将锂资源均列为战略性资源,导致磷酸铁锂材料和三元材料的成本与 日俱增。同时,铅酸电池也面临回收难题、性能偏低等问题。钠离子电池具有资 源丰富、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有望在中低速电动车及大规模储能领域取代 或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获得广泛应用。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 局正式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将钠离子电池列为十四五新 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的重点方向之一,并提出钠离子电池新型储能技术试点 示范要求。因此,发展资源丰富型钠离子电池技术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成果亮点
聚阴离子型磷酸盐因结构稳定、钠扩散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高比能、 高比功率、高稳定性钠离子电池的优选正极材料。储能技术研究部在 2016 年开 始布局聚阴离子型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技术。结合市场对新型储能电池在资源、 成本、性能多方面的准入要求考虑,团队瞄准中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领 域的迫切需求,梳理并确立了高比能、高稳定性 V 基磷酸盐和低成本 Fe、Mn 基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体系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近 5 年的努力,实现了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探索到关键材料中试规模制备、大容量电芯器件和储能系统集成的跨越。
团队介绍
李先锋,男,博士,1979年生,2001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2006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同年10月加入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开始博士后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9,9月作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加入303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双碳支撑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化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1

焦斌

中国化学会

高工

综合评价

该项目集成创新了此领域全流程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先进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查看更多>
更多